2013年6月25日
■張正揚
一個人一輩子會遇上幾次災難?當一個人遇上災難時,他的生命會發生什麼變化?
曾經,上面的疑問像是小說裡經常出現的熟悉情節,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情節更頻繁地出現,而如今,這樣的情節竟然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了。是的,不論你願不願意,我們已經置身災難常態化的社會當中了。令人應接不暇的災難不斷地出現在新聞畫面中,出現在我們日常性的談話內容當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終至,更多的小說、電影以及學術研究,開始以災難作為主題,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觸動我們的大腦和感官去面對災難。
既然災難如此不可避免,於是,我們不禁要問,當一個人遇上災難時,會產生什麼改變?災難對於人的意義是什麼呢?
災難與生存方式的辯證
讓我們先來回顧台灣的災難背景,台灣地處亞熱帶,颱風、地震、洪水和土石流,一樣不少,在2005年世界銀行所做的高風險區評估報告中,名列全世界最容易受到天災之地。居住在台灣小島上的居民,每一個人的成長都伴隨著一定的災難經驗,災難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災難僅僅是輕微地改變了地貌,或是造成可觀的財產損失,但有些災難,卻把人也帶走了,對地理和倖存的人,造成不可回復的改變。
2009年8月8日凌晨,一個原本被認為不過是個尋常的颱風莫拉克,卻在南台灣的大地留下烙印人心的痕跡,它讓村莊和河流與山的界線不再分明,它讓一個村子從地理名詞變成歷史名詞。莫拉克也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它讓父母慈祥的聲音從此無法響起,它讓原本熟悉的鄰居和山林不復再見。
如同莫拉克帶來的強風豪雨,災難強力地改變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它讓倖存者的生命色彩,從繽紛變成陰暗,心中多了說不出,不知向誰說的悲苦;它也讓倖存者的自然與社會關係重組,在強忍心中悲痛的情境中,必須努力適應新的鄰居和環境,找到新的生存方式。原本種植水蜜桃的原住民,在失去他的山林之後,可能成為一名受僱於平地農民,專門打農雜工的農民。因為在平地打農雜工,因此要學習平地漢人的話,操作平地農人的工具,適應平地人的作息。原本帶領觀光客導覽山林和部落的解說員,在各種自然景觀受到破壞,失去傳統的解說題材之後,可能要摸索發展出搭配災難留下的刻痕及族人的生活方式,以環境倫理和傳統智慧作為解說主題的生態旅遊模式。
人類的歷史,原本就是一部由不同地方、不同時代的人,不斷適應新的環境,然後發展出新的生存方式的漫長歷史。氣候變遷帶來了環境的改變,同時也促使人類發展出新的生活方式。
重建工作者的拔河與轉變
災難帶來破壞,因此伴隨災難而來的就是重建。重建是什麼?在印度教的信仰中,有3大神祇,以毗濕奴、濕婆和梵天分別代表3種角色與功能,毗濕奴象徵護持、濕婆象徵毀滅、梵天象徵創造,然而3大神祇的角色與功能並非固著在單一面向,其中象徵毀滅的濕婆神,同時具有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的雙重性格,印度教認為「毀滅」有「再生」的涵義,從印度教的信仰中,我們見到了破壞和重建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
莫拉克颱風來襲數月之後,當時的高雄縣政府規劃了一個為期3年(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以支持全職社區工作者進行社區重建的計畫,即「高雄縣(市)八八風災在地組織社區重建人力支持計畫」。由於這些工作者多半來自其他領域,而非原本即是NPO工作者,因此為了培養這些工作者能夠獨當一面勝任社區重建工作,另外遴選了一個輔導團隊,來陪伴與培力這些重建工作者。旗美社大(由「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承辦)由於工作性質和陪伴與培力的本質相近,且具有8年多的在地經營經驗,因而擔任了輔導團隊的角色。3年來,每年針對27至35名的人力進行陪伴與培力。
這些重建工作者,大部分為女性,有為人女兒者,也有為人母親者,更多的是既為人子亦為人母者;有原本留鄉的人,也有返鄉的人;有在地的人,也有外來的人;有家庭主婦,也有服飾店的店員,還有打零工的單親媽媽。參與重建的動機,有來自個人不想在重建過程中缺席的意志,也有來自於重建區親友的請託,更有來自於故鄉深沉的召喚。
這些重建工作者,帶著極其有限的經驗,被高度期待一進入工作現場,就要開始施展,像剛入伍的新兵,一進場就上戰場。他們在不同的場域進行各種生命的拔河,在不同的對象之間拉扯,出入各種陌生的領域,選擇的是一條自己從來沒有走過的道路。
這些重建工作者,儘管來自不同的背景和動機,然而,他們以及和他們相關的生命,卻在這裡悄悄地發生了改變。
災難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
因為災難奪走族人的生命,奪走族群文化傳承的載體,因而激發了危機意識,而走上自我回歸母體文化的道路,展開了積極的文化復振工作。因為災難大規模地改變了環境的面貌,改變了原有產業賴以發展的基礎,在思索新的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重新理解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因為災難凸顯了社區的弱勢者,在思考與實踐如何幫助這些弱勢者的過程中,重新認識了自己居住的社區,建立新的社會網絡。因為看到了各種災難對人的衝擊,因而在看待一個人時,多了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寬容。
災難是什麼?災難帶來毀滅,災難也創造重生的契機;災難使人類生活困頓,災難也推動人類改變生活。災難是人類生活和歷史的一部分。
(旗美社區大學主任)
(旗美社區大學主任)
社區的重建工作者大部分為女性,來自不同的背景和動機,面對重建的挑戰和生命的改變。(圖文/旗美社大重建站)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