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自由] 莎韻之鐘研討 重返南澳歷史現場


莎韻之鐘研討 重返南澳歷史現場
2007/11/07


莎韻之鐘舊址只剩基座,雜草叢生,乏人整理。(圖:蘭陽博物館廖英杰提供)


宜蘭地方耆老林清池(左)、許宗賢用日語唱「莎韻之鐘」,這首歌日治時期非常流行。(記者游明金攝)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莎韻之鐘」殖民地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訂廿三日、廿四日於宜蘭縣立南澳中學舉行,邀請日、韓、中、台學者與原住民及耆老,參訪莎韻事件歷史現場,拜訪莎韻遺族,探討日本殖民文化。

「莎韻之鐘」發生在日本殖民時期,少女莎韻幫從軍的老師提行李渡河溺斃,卻被殖民政府扭曲事實,塑造成原住民「愛國」行為;台教大副校長王富祥說,希望藉由學術專業,從人性、文化與教育觀點,還原歷史真相。

該校藝術系所長劉得劭指出,「莎韻之鐘」是真實的歷史事件,但後來的解釋相當有趣,到底是皇民化教育手段?或是少女愛鄉愛國?或是尊師重道?都值得探討。

耆老許宗賢與林清池以「時代目擊者」身分,唱著日文歌「莎韻之鐘」,許宗賢說,日本總督為了紀念莎韻,特別贈鐘給其家人,並譜曲寫歌、拍電影,全力宣傳莎韻故事;不過,故事愈寫愈離譜,電影還描寫莎韻是「師生戀」,為免引起反彈,後來未在台灣上映。

籌辦活動的北教大教授楊孟哲昨天在縣史館開記者會,縣長呂國華也應邀出席;楊孟哲說,一百多年來,日本統治過琉球、台灣、韓國、中國等地,他邀請這些地區專家學者以國際視野,探討日本殖民文化。

廿三日、廿四日兩天將在南澳中學舉行「莎韻電影展」、辦理「莎韻之鐘|皇民化教育下的啟示」及「日本統治下皇民化之回顧」研討會,並安排參訪莎韻事件現場、拜訪莎韻遺族等活動。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