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中時] 敲鍵盤的手拿鋤頭 都青回原鄉

敲鍵盤的手拿鋤頭 都青回原鄉
20140728 04:09
(執筆:白宜君)

方喜恩父親是警察、母親是護士,小時隨父親的職務任命遷徙,「小學念4間,中學念3間,一直在搬家。」環台念書的方喜恩高中遷回羅東,大學推甄進入東華原住民族學院,啟蒙原民意識。



「從小搬出部落,我都跟漢人一起念書,對原民身分模糊。」方喜恩偶爾聽到漢人同學叫自己「蕃仔」、「山地人」,卻聽不懂蘊含的敵意,直到進入大學,才知道還有魯凱、排灣,「那麼多原住民族!」他與各族朋友結交,找回泰雅的獨特。

同時,方喜恩閱讀孫大川、莫那能、瓦利斯.諾幹等人的作品,他發現,文學中的酗酒、失業議題仍觸目可及,他每周從花蓮回部落做禮拜,並觀察部落困境,「我又驚又怕,怎麼我的部落一直都沒改善!」

而宋聖君原是大學生貪玩才進入寒溪,卻在深入後發現部落中失業、老人、隔代教養等窘況相似,自覺知識分子有更多責任,且與夥伴已有革命情感,「現在推也推不走」。

方喜恩與宋聖君先後考上世新社發所,以學院知識培育部落人才,最「受惠」的是小方喜恩一歲的妹妹方惠恩。

方惠恩高中畢業到台北工作,協會成立前半年,大哥叫她回鄉,任務是「每天讀計畫書、每周看論文、周一交報告。」在繁忙的行政工作與溝通協調中,她重新認識部落與族人,「在都市飄泊許久,回家才有根的感覺。」

李淑敏調侃,都市青年回原鄉,敲慣鍵盤的手拿起鋤頭,「不到一個小時就起水泡」。

協會事務繁瑣、資源不足,每當李淑敏焦慮,兒女總貼心的說:「媽媽,地上沒有,但天上是有福氣的。」在都市飄泊半生的寒溪人感恩,回到自然的家比什麼繁華都好。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