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

[博碩論文] 網路近用對台灣原住民文化商品發展的影響─以YULITAKI與拉勞蘭小米工藝坊為例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100/碩士
研究生:羅齊眉
指導教授:孫嘉穗

摘要:
本研究以Yulitaki與拉勞蘭部落小米工藝坊兩個台灣原住民文化商品品牌為例,探討網路近用對台灣原住民文化商品以及原住民文化商品發展的影響。首先,先利用網際網路觀察兩個研究對象使用網路的方式,蒐集研究對象使用的相關網頁資訊。再利用文獻回顧,建立研究架構來探討網路近用對原住民文化商品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運用多次深度訪談了解使用網路的困難。最後,再將文獻回顧預期的影響與兩個研究案例的實際狀況做比較,以實際狀況來回應文獻的理論。

在本研究的兩個研究案例中,Yulitaki是個人經營的原住民文化商品品牌,因為網路近用與英語語言近用的緣故成為台灣原住民文化商品全球文化工業化的例子,並藉著全球文化工業化的優勢將商品市場拓展至國外,利用相對而言發展較為久遠的國外文化商品市場對Yulitaki文化商品的認同,來穩定自身原住民文化商品的發展;拉勞蘭小米工藝坊則是以部落為單位經營,小米工藝坊是拉勞蘭部落為結合當地小米復育計畫、青年會所以及原鄉部落重建基金會而建置的統一對外窗口。拉勞蘭部落因著網路近用不僅讓更多人知道了拉勞蘭部落,也因著部落文化之旅傳承其部落文化,而能增加部落就業機會、吸引青年回到部落。此外,拉勞蘭部落因為在風災時藉由網路近用的能力整合救災資源,而在附近部落成為主導災後重建、發展文化商品的協助,以及因此更加萌生對於文化商品的根基─部落傳統文化的重視。另一值得重視問題是部落中網路近用之困難在於網路近用人才不足。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1:169-194。
王應棠(1998)。《重建家屋的意義》。山海文化18:7-23。
古宜靈與廖淑榮(2004)。〈 文化產業的地方性與經濟性〉, 文化研究學會2003年年會《靠文化,By Culture》學術研討會,2004年1月3、4日,東吳大學。
瓦歷斯‧尤幹(1992)。《荒野的呼喚》。台中:晨星出版社。
何明泉、林其祥與劉怡君(1996)。〈文化商品開發設計之構思〉,《設計學報》,1(1): 1-12。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市:智勝文化。
李天鐸(編譯)(2011)。《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台北:遠流。
李如菁與何明泉(2009)。〈博物館文化商品的再思考:從跨界的觀點出發〉,《設計學報》,14(4):69-84。
辛晚教、古宜靈、廖淑容 編(2004)。《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產業》,91-111頁。台北:詹氏書局。
林妙雀、黃麗霞與蔡雅文(2007)。〈消費者對搜尋品、體驗品及相信品品牌線索偏好之研究〉,《2007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心思為學術研討會》。台灣,台北。台灣科技大學。
林舫如(2010)。《文化保存、社會網絡與社區充權─以佳興部落為例自主數位典藏為例》。台北: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富美、沈宜蓉與陳健倫(2004)。〈媒體行銷文化商品創造之綜效─以聯合報系「兵馬俑‧秦文化特展」與「印度古文明‧藝術特展」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 3(2):67-104。
花建(2003)。《文化+創意=財富:全世界最快速致富產業的經營KNOW-HOW》,444-447頁。台北:帝國文化。
邱誌勇(2011)。〈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政策概觀〉。於李天鐸編《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台北:遠流。
洪貞玲(2008)。〈當偏鄉社區遇見科技資源:以社會資本檢視九二一重建數位機會中心的運作〉,《新聞學研究》,95:145-182。
洪德生(2004)。〈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季節〉,《卓越雜誌》,243:12。
胡正恆、林崇偉、劉光琪、宋秉明與林子晴(2009)。〈地理資訊網站在蘭嶼生態旅遊的參與和近用〉。《2009 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學術研討會》,2009年11月10日。台灣台北: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席汝楫(1997)。《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高楊與李旭梅(2008) 。〈我要做的是唯一的自己〉,查詢日期:2012年7月30日,報導來源為http://big5.huaxia.com/gate/big5/www.chinayigou.com/news/Article/szyl/zhzx/ysds/200812/32270.html 。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4)。《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台北:商周出版
梁炳琨與張長義(2005)。〈原住民部落觀光的文化經濟與社會資本─以山美社區為例〉,《地理學報》,39:31-51。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法》。台北:南宏。
傅仰止(2000))。《社會意向電話調查執行報告,八十八年度至八十九年度》。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傅君(1998)。《活化部落經濟生機振興原住民民族經濟及產業發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城邦。
黃政傑(1990)。《教育理念革新》。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惠穗(2007)。《促進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展─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之應用》。花蓮: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煌雄、黃勤鎮(2004)。《原住民地方文化產業總體檢》。台北:遠流。
楊克平(1998)。〈整合護理研究的分歧〉,《護理研究》,6(5):436-441。
楊深耕(2006)。〈地方文化產業的理論內涵分析:歷史社會學與文化經濟學的視角〉,《文化研究月報》,59期,查詢日期:2012年7月30日,電子報來自http://www.cc.ncu.edu.tw/~csa/journal/59/journal_park449.htm 。
劉可強與王應棠(1998)。〈觀光產業對原住民文化的衝擊與對策芻議—社區自主的觀點〉。《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61-76頁。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劉璧榛(2010)。〈文化產業、文化振興與文化公民權:原住民族文化政策的變遷與論辯〉,《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鄭智偉(2003)。《文化產業品牌管理模式應用研究初探-以台灣表演藝術產業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謝世忠(1994)。《「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鐘倫納(1993)。《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台北:台灣商務。

二、翻譯書

王樂成、林佑聖與葉欣怡譯(2002)。《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弘智文化。(原書 James Slevin. The internet and society.)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原書 Earl R. Babbie,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
黃光玉、劉念夏與陳清文 (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台北:風雲論壇。(原書 Arthur A. Berger , 2000.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
廖珮君(譯)(2009)。《文化產業分析》。台北:韋伯。(原書David. Hesmondhalgh, (2002). The culture industries. GB : Sage.)
趙碧華與朱美珍編譯(1995)。《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台北:雙葉書廊。(原書Allen Rubin, Earl Babbie, 1993. Research method for social work.)

三、英文部分

Chen, G. M., & Starosta, W. J. (1998).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oston : Allyn & Bacon.
Connery, B. (1997). “IMHO : Authority and egalittarian rheotorc in the virtual coffeehouse”. In D. Porter(ed.), Internet culture, pp.161-180. London: Routledge.
Fernback, J. (1997). “The individual within the collective : Virtual ideolog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collective principles”. In S. G. Jones (ed.), Virtual culture : 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ybersociety, pp36-54. London: Sage.
Hamilton, E. (1992). Adult education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Harvey, 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Cambridge: Blackwell.
Harvey, D (2001). “The art of rent :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modification of culture”. In his Spaces of Capital, pp. 394-411.New York: Routledge.
Hesmondhalgh, D. (1996). “Flexibility, post fordism and the music industry” ,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8(3): 469-88.
Hinch,T., & Butler, R. (1996). “Indigenous tourism:A common ground for discussion”. In T. Hinch, & R. Butler (eds.), Tourism and indigenous peoples, pp.3-19. London:International Thompson Business Press.
Ippolito, P. M. (1990), “Bonding and nonbonding signals of product quality”, Journal of Business, 63(1), 41-60.
Jokinen, E. and Veijola, S. (1997). “The disoriented tourist: the figuration of the tourist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critique”, in C. Rojek and J. Urry (eds), Touring cultures, pp. 23-51. London: Routledge.
Keller, K. L. (1998).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Build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 NJ: Prentice Hall.
Knapp, J. (1997). “Essayistic Messages: Internet newsgroups as an electronic public sphere”. In D. Porter (ed.), Internet culture, pp.181-200. London: Routledge.
Kotler, P. J.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Seventh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enhart, A., Rainie, L., Fox, S., Horrigan, J., & Spooner, T. (2000). Who’s not online: 57% of those who without Internet access say they do not plan to log on[Online]. Available: http://www.pewinternet.org
Philips, D. J. (1996). “Defending the boundaries: Identify and countering threats in a usenet group”,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12: 39-62.
Rheingold, H. (2000).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v. ed.). Addison Wesley: Reading, MA.
Rojek, C. (1997). “Indexing, dragging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sights”, In Rojek and Urry (eds), Touring cultures, pp. 52-74.London: Routledge.
Simonsen, K. (2001). “Space, culture and economy- a question of practice”, Geografiska Annaler, 83(1)l: 42-50.
Smith, V., (ed.), (1989). Hosts and guests :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Urry, J. (1990), The tourist gaze :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Zimmerman, M. A.(1995).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Issues and illustr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5), 581-599.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