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立報]世界原住民族大會:反思台灣原住民族教育(1)

2013年8月1日

■陳堯 Tajlimaraw Suliyape

前言

第12屆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UN Permanent Forum on Indigenous Issues, UNPFII)於今(2013)年5月20日至31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該論壇起始於2002年,為全世界原住民族最大的人權論壇,每年將近有2、3千位來自世界各地與原住民議題相關之各不同領域的代表參與討論,並就原住民議題向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理事會(ECOSOC)提供專家意見和建議,也藉由ECOSOC的傳達提供給聯合國各相關計劃、基金和機構以供決策參考之用。其涵蓋的任務領域包括:1.經濟暨社會發展,2.教育,3.環境,4.文化,5.健康,6.人權。
此論壇致力於提升對於聯合國體系內的原住民議題相關活動的體認並促進其整合與協調,同時編纂並散發有關原住民議題的資料,並就《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UN Declaration on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 UNDRIP)》的執行、實踐進行協調。
今年的論壇主要在於回顧過去所作之與健康、文化和教育相關之建言,此外,每年皆為討論重點的人權議題,以及這兩年的重要事件—2014年世界原住民大會,也是今年的核心議題。
台灣原住民族從2002年便開始積極參與該論壇,每年都會有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遴選、指派的代表團和由民間NGO組織、學界代表所自發組成的代表團參與。今年適逢聯合國原住民族第二個十年、千禧年發展目標2015年階段性期程即將告一段落,和2014年聯合國世界原住民族大會前夕,許多重大的議題再度被檢視及關注,而國內繼土地、生態環境、自治議題之後近來也持續不斷發生許多事件,又今年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審查委員及經濟社會與文化公約審查委員來台視察,在在突顯青年集結串連與當代議題傳承的重要性,因此不同專長所學及經驗之原住民青年自發性組成了「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透過一系列自發性地培訓及準備,透過前輩國際經驗的分享、指定閱讀資料之導讀,及台灣與國際原住民議題討論,充實先備知識,並啟發反思與議題掌握度,再藉由線上共同發想討論、摹擬討論和發表、參與原住民活動等一連串的培力過程,歷經3個月的行前準備後,赴美國紐約參與該論壇會議。
青年團團員在論壇會議期間深刻體會,會議只有短短兩週的時間,但會前的準備以及會後的回餽、分享、串聯卻是不能間斷的,只有充分準備,才有機會可以在與會期間,發會最大效用,而返國後的分享和串聯,更是永續經營的重要元素。
國際的原權運動經驗和會議討論,可以讓我們從中吸取經驗,並省思不同途徑的運動方式,也啓發不同的思考和想法。將我們在國內的經驗帶到國際場域分享,也同樣地可能會對他國原住民族人的爭取落實權利過程有所啓發。而青年在其中,不僅只是吸取經驗和智慧,更是實踐者,而這需要充分的準備、傳承和延續。
因此,青年團團員將在論壇期間所聽、所看、所學,以一系列文章分享,並連結至國內相關議題,讓更多族人朋友可以對該論壇和國際原住民族共同議題有更多認識,也期待可以激發更多的討論和思辯,從中鼓勵更多族人朋友一同參與國際原住民族事務, 自多元角度、管道強化原住民族權利運動。
長久以來,無論在台灣或國際上,原住民教育皆被迫面臨著邊緣化的問題,不僅讓多數社會成員對於原住民產生或多或少的歧視和不理解,更使得原住民的語言、文化和傳統智慧在「教育」的過程中逐漸消逝。
在社會風氣和國際潮流的驅使下,台灣自1988年的「教育部山胞教育委員會」進行原住民教育的全面盤點與檢討,一路經歷了九年一貫、原住民族教育法和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等階段,台灣的教育思維逐漸認知並重視多元與本土的價值,使台灣原住民的教育逐步獲得改善與提昇。但即便如此,原住民教育在台灣仍是充滿許多挑戰和困境,例如:各級原住民學生的轉學率與輟學率仍居高不下、原住民重點學校的教師比例偏低、原住民子女家庭單親隔代以及低收入戶比例高於全體學生等(註)。
筆者今年有幸成為Lima青年團的成員之一,並參與第十二屆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本文中,筆者嘗試藉Lima青年團行前籌備過程與參與經驗觀看全球原住民族的教育現況和議題,也藉此聯結並反思台灣的原住民教育。
(下周續,作者為魯凱族,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團員/政大民族所)
註:依據《100學年度各級教育統計概況》(教育部統計處,民國101年4月)及《100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民國102年6月)統計資料。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