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101/碩士
研究生:李凱莉
指導教授:林維國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青少年電視收視行為與偶像崇拜之差異情形。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參考伍至亮(2001)的「電視收視行為調查表」及陳燕珠(2004)的「偶像崇拜調查問卷」修改而成,分為電視收視行為及偶像崇拜對象兩部分。研究參與者為284位屏東縣立來義高中原住民學生,約98%的學生住在原住民原鄉部落,有效問卷共284份,問卷回收率為100%。藉由SPSS統計分析軟體,將施測後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描述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卡方考驗(chi-square test)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以證實電視收視行為與偶像崇拜兩種變項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
一、原住民青少年電視收視行為之差異
1. 不同性別在週間及週末電視收視時間均未達顯著差異。
2. 父親教育程度對原住民青少年週間電視收視時間有顯著影響。
3. 不同家庭型態原住民青少年在週間或週末之電視收視時間上沒有顯著差異。
4. 不同性別之原住民青少年在喜愛不同節目類型上有顯著差異,其中男女生對戲劇(F = 21.707,p < .001)、打鬥(F = 57.694,p < .001)、情色(F = 44.477,p < .001)這三類節目的喜好差異特別明顯。
5. 家長社經地位對原住民青少年節目類型的喜好程度沒有顯著差異。換句話說,家長社經地位並不影響原住民青少年對節目類型的喜好程度。
6. 學生家庭型態對其節目喜好類型並沒有影響。因此,不論雙親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和依親家庭,並不會改變學生對電視節目喜好的類型。
二、偶像崇拜之差異
1. 學生性別與其偶想崇拜行為有顯著相關,相關係數為.327。男學生傾向崇拜男明星,女學生則較喜歡女明星。從最崇拜偶像的姓名來看,林書豪(9.9%)、張惠妹(7.7%)及羅志祥(6.3%)為男女學生最多人票選的男女明星代表。
2. 父親教育程度顯著影響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情形(λ2 = 47.408,df = 30,p = .023)。其中,學生父親為高中職者,兒女崇拜影歌星、運動明星和主持人為最多。
3. 不同家庭型態對學生明星崇拜類型之影響未達顯著差異(λ2 = 9.438,df = 15,p = .854)。
4. 學生在週間和週末的電視收視時間長短對其崇拜偶像的選擇均未達顯著差異。
5. 原住民青少年喜好節目類型對其偶像崇拜行為未達顯著差異。
最後,研究者提出下列建議供相關人員參考:
一、學校教育方面:家庭成員要樹立良好的典範,並與學校教職人員共同輔導學生建立適切的收視行為與偶像認同。
二、社會教育方面:傳播媒體應落實電視節目的分級制度,以維護學生健全的身心發展與培養正向的收視態度;明星則需適當地運用其影響力,妥善發揮正向的社教功能,為學生樹立好榜樣。
參考文獻: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89)。社會心理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何宇红(1994)。崇拜心理的歷史根源及現狀分析。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105-111。
余德慧(1991)。中國社會的人際苦痛及其分析。載於高尚仁、楊中芳(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頁291-362)。臺北:遠流。
吳知賢(1990)。電視暴力對國小兒童社會態度影響之研究。臺南師院學報,23,99-132。
吳知賢(1998)。兒童與電視。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吳淑玲(1996a)。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價值觀關係之研究(上)。教育資料文摘,37 (3),166-190。
吳淑玲(1996b)。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價值觀關係之研究(下)。教育資料文摘,37 (4),157-175。
吳清山、林天祐(1995)。綜合中學、完全中學。教育資料與研究,6,47-48。
吳瓊洳(1997)。國中學生偶像崇拜之研究。輔導通訊,51,49-51。
呂錘卿(1987)。我國兒認同對象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長貴(1984)。社會心理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李淑珍(1993)。研究台北市大學生收看體育運動電視節目的動機與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慧馨(2000)。媒體藝術訊息形式與意義的研究—以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為例。藝術學報,66,105-117。
李瞻(1989)。大眾傳播與青少年犯罪。理論與政策,3 (4),128-134。
沙依仁(198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臺北:五南出版社。
林英貴(1987)。台北地區國中生電視明星認同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五南出版社。
林進材(2000)。成長路上親子行。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金車教育基金會(1996)。都會青少年寒假假期媒體休閒調査。臺北:財團法人金車教育基金會。
孫保瑞、黃士怡(2006)。國小學生電視收視行為調查研究。幼兒運動遊戲年刊,1,77-86。
翁秀琪、陳世敏(1989)。國小、國中和高中學生的公視收視行為、滿意程度和休閒活動區隔化分析。臺北市: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公共電視製播組。
康敏平(1996)。台灣地區民眾電視收視行為研究。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學報,7 (2),167-175。
張杏如(1987)。我國兒童電視節目現況之評估及未來製作方向之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與新聞局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信誼基金會學前兒童教育研究發展中心。
張春興(1985)。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酒雄、陳枝烈、簡慶哲、張淑美(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及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刊,10,261-322。
張智雅(2000)。偶像崇拜與青少年認同—以台灣流行音樂歌迷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梁丹青(2003)。為你瘋狂為你痴:網路偶像團體崇拜風潮對於青少兒網路社會化與學習之初探。傳播研究簡訊,35,6-7。
許榮展(1994)。請重視國中學生崇拜偶像問題。國教輔導,34 (2),39-40。
郭為藩(1981)。電視影響兒童社會學習之研究。師大教育所集刊,23,25-98。
郭致君(2001)。台北地區國中生偶像崇拜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叔光(1988)。電視節目收視行為之研究。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彥均(2011)。從電視收視行為看消費行為—以台北市學童為例。國際標準期刊,89,1609-2503。
陳美芬(1996)。學童認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陳祥裕、許歆宜(1998)。國小高年級學童偶像崇拜情形與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傳習,16,29-50。
陳雪霞(2003)。台北市觀眾收看電視烹飪節目的動機與滿足之硏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燕珠(2004)。青少年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偶像崇拜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高職生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曾文志、劉玲君(1995)。青少年對偶像、流行歌曲、流行用語之看法與態度調查報告。學生輔導通訊,41,144-148。
游進忠(1996)。臺北市民眾收看有線電視新聞之動機與滿足硏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1997)。台北市國中生收視行為調查報告。臺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趙家齡(2004)。青少年電視使用行爲與流行文化偏好關聯性硏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貞秀(1995)。有線電視新聞類型節目的使用與滿足硏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潘家慶(1978)。試探兩岸新聞理念的差距。東方雜誌,23 (5),10-12。
蔡榮貴(1979)。電視對我國兒童教育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1,281-415。
鄧郁敦(1989)。正式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問題。教與愛,26,4-6。
鄭瑞澤(1980)。社會心理學。臺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黎玉霞(2006)。暴力基模與電視暴力對學童情緒、態度及行為之影響。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淑穗(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自我概念、偶像崇拜行為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謝瀛春(1992)。一九九三年台灣民眾傳播行為概述。傳播研究簡訊,3,7。
瞿海源(1989)。社會心理學新論。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簡慶哲(1990)。國中學生認同對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蘇蘅、陳雪雲(2000)。全球化下青少年收看本國及外國電視節目之現況及相關影響研究。新聞學研究,64,103-138。
Atkins, P. A., & Elwood, H. (1978). TV news is first choice in survey of high school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55 (3), 596-600. doi:10.1177/107769907805500329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ronfenbrenner, U. (1960). Freudian theories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ir derivatives. Child Development, 31 (1), 15-40.
Dorr, A. (1986). Television and children: A Special medium for a special audience. Beverly Hill, CA: Sage.
Feillitzen, C., & Linne, O. (1975). The effects of television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mposium: Identifying with television character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5 (4), 51-55.
Frith, S. (1981). Sound effects: Youth, leisure, and the politics of rock ‘n’ roll.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Gay, L. R. (1992).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4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Gerwits, J. L., & Stingle, K. G. (1968). Learning of generalized imitation as the basis for identific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75 (5), 374-397.
Hur, K. K., & Robinson, J. P. (1981).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nalysis of viewing of “roots” in Britain. Journalism Quarterly, 58 (4), 582-588.
Klapper, J. (1969). Statement before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Violence.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Mussen, P. H.(1969). Early sex role development. In D. A. Goslin (Ed.), Handbook of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pp. 708-731). Chicago: Rand McNaIly.
Raviv, A, Bar-Tal, D., Raviv, A., & Ben-Horin, A. (1996). Adolescent idolization of pop singers: Cause, expressions, and relia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5 (5), 631-350.
Yuan, S.-M (1994). Program type preference and program choice in a multi-channel situatio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8 (4), 465-474.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何宇红(1994)。崇拜心理的歷史根源及現狀分析。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105-111。
余德慧(1991)。中國社會的人際苦痛及其分析。載於高尚仁、楊中芳(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頁291-362)。臺北:遠流。
吳知賢(1990)。電視暴力對國小兒童社會態度影響之研究。臺南師院學報,23,99-132。
吳知賢(1998)。兒童與電視。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吳淑玲(1996a)。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價值觀關係之研究(上)。教育資料文摘,37 (3),166-190。
吳淑玲(1996b)。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價值觀關係之研究(下)。教育資料文摘,37 (4),157-175。
吳清山、林天祐(1995)。綜合中學、完全中學。教育資料與研究,6,47-48。
吳瓊洳(1997)。國中學生偶像崇拜之研究。輔導通訊,51,49-51。
呂錘卿(1987)。我國兒認同對象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長貴(1984)。社會心理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李淑珍(1993)。研究台北市大學生收看體育運動電視節目的動機與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慧馨(2000)。媒體藝術訊息形式與意義的研究—以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為例。藝術學報,66,105-117。
李瞻(1989)。大眾傳播與青少年犯罪。理論與政策,3 (4),128-134。
沙依仁(198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臺北:五南出版社。
林英貴(1987)。台北地區國中生電視明星認同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五南出版社。
林進材(2000)。成長路上親子行。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金車教育基金會(1996)。都會青少年寒假假期媒體休閒調査。臺北:財團法人金車教育基金會。
孫保瑞、黃士怡(2006)。國小學生電視收視行為調查研究。幼兒運動遊戲年刊,1,77-86。
翁秀琪、陳世敏(1989)。國小、國中和高中學生的公視收視行為、滿意程度和休閒活動區隔化分析。臺北市: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公共電視製播組。
康敏平(1996)。台灣地區民眾電視收視行為研究。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學報,7 (2),167-175。
張杏如(1987)。我國兒童電視節目現況之評估及未來製作方向之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與新聞局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信誼基金會學前兒童教育研究發展中心。
張春興(1985)。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酒雄、陳枝烈、簡慶哲、張淑美(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及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刊,10,261-322。
張智雅(2000)。偶像崇拜與青少年認同—以台灣流行音樂歌迷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梁丹青(2003)。為你瘋狂為你痴:網路偶像團體崇拜風潮對於青少兒網路社會化與學習之初探。傳播研究簡訊,35,6-7。
許榮展(1994)。請重視國中學生崇拜偶像問題。國教輔導,34 (2),39-40。
郭為藩(1981)。電視影響兒童社會學習之研究。師大教育所集刊,23,25-98。
郭致君(2001)。台北地區國中生偶像崇拜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叔光(1988)。電視節目收視行為之研究。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彥均(2011)。從電視收視行為看消費行為—以台北市學童為例。國際標準期刊,89,1609-2503。
陳美芬(1996)。學童認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陳祥裕、許歆宜(1998)。國小高年級學童偶像崇拜情形與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傳習,16,29-50。
陳雪霞(2003)。台北市觀眾收看電視烹飪節目的動機與滿足之硏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燕珠(2004)。青少年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偶像崇拜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高職生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曾文志、劉玲君(1995)。青少年對偶像、流行歌曲、流行用語之看法與態度調查報告。學生輔導通訊,41,144-148。
游進忠(1996)。臺北市民眾收看有線電視新聞之動機與滿足硏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1997)。台北市國中生收視行為調查報告。臺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趙家齡(2004)。青少年電視使用行爲與流行文化偏好關聯性硏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貞秀(1995)。有線電視新聞類型節目的使用與滿足硏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潘家慶(1978)。試探兩岸新聞理念的差距。東方雜誌,23 (5),10-12。
蔡榮貴(1979)。電視對我國兒童教育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1,281-415。
鄧郁敦(1989)。正式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問題。教與愛,26,4-6。
鄭瑞澤(1980)。社會心理學。臺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黎玉霞(2006)。暴力基模與電視暴力對學童情緒、態度及行為之影響。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淑穗(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自我概念、偶像崇拜行為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謝瀛春(1992)。一九九三年台灣民眾傳播行為概述。傳播研究簡訊,3,7。
瞿海源(1989)。社會心理學新論。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簡慶哲(1990)。國中學生認同對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蘇蘅、陳雪雲(2000)。全球化下青少年收看本國及外國電視節目之現況及相關影響研究。新聞學研究,64,103-138。
Atkins, P. A., & Elwood, H. (1978). TV news is first choice in survey of high school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55 (3), 596-600. doi:10.1177/107769907805500329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ronfenbrenner, U. (1960). Freudian theories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ir derivatives. Child Development, 31 (1), 15-40.
Dorr, A. (1986). Television and children: A Special medium for a special audience. Beverly Hill, CA: Sage.
Feillitzen, C., & Linne, O. (1975). The effects of television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mposium: Identifying with television character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5 (4), 51-55.
Frith, S. (1981). Sound effects: Youth, leisure, and the politics of rock ‘n’ roll.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Gay, L. R. (1992).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4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Gerwits, J. L., & Stingle, K. G. (1968). Learning of generalized imitation as the basis for identific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75 (5), 374-397.
Hur, K. K., & Robinson, J. P. (1981).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nalysis of viewing of “roots” in Britain. Journalism Quarterly, 58 (4), 582-588.
Klapper, J. (1969). Statement before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Violence.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Mussen, P. H.(1969). Early sex role development. In D. A. Goslin (Ed.), Handbook of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pp. 708-731). Chicago: Rand McNaIly.
Raviv, A, Bar-Tal, D., Raviv, A., & Ben-Horin, A. (1996). Adolescent idolization of pop singers: Cause, expressions, and relia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5 (5), 631-350.
Yuan, S.-M (1994). Program type preference and program choice in a multi-channel situatio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8 (4), 465-474.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