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居住文化 面臨典範轉移
2012/09/14
【關華山】
近年來由於全球暖化,氣候異常,台灣風雨災害不斷,令筆者覺悟到「台灣人,天生颱風的命。」我們從小到大,每年都要看颱風來還是不來?來了,造成大損害,只能認了;小損害,慶幸一下;沒來,更是老天爺賞臉。如此心情起伏,幾乎成了一種全民與政府年年經歷的「小雞的困惑」。
即然這是命定的,就不該再困惑。難道我們還要繼續只著力臨時的「防颱措施」,而不為自己與後代建立一個結實的能「順颱」又「抗颱」的可持續居住環境嗎?很顯然,過去政府的建設與經濟發展,為了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卻斲傷了「美麗島」。包括「山地平地化」政策,不合生態工法的「河川整治」、「水庫興建」、「道路開鑿」、「都市建設」,更加上民間濫墾濫伐、抽地下水、填埤塘、河川排汙水等等作為。
台灣這個島嶼由於是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持續擠壓漸升出來的,它不是「老地塊」,而是仍在運動的「嫩地塊」。加上地震、颱風頻繁,數千年來處於泛濫交替、滄海桑田之變動中。自然本身的變動附加近半世紀人為的諸多不當開發,我們的居住環境豈不「周期性」的千瘡百孔?不論平地,尤其山區,才重建、修復的道路、堤堰、坡坎、聚落,每遇風災又成大筆資源投入的無底洞,獨厚了黑白綁標的營造業。
這中間有工程科技本身的問題,更有濫用科技的問題。百年來發展的現代工程科技到上世紀末,已透露其謬誤,而面臨「典範轉移」的學術發展新階段,包括土木、水利、建築、景觀、國土與都市規畫等。此部分必須仰賴公私部門專業人士充分掌握新典範的科技知能,應用在政策擬定與實務執行上。有關這些我們政府高層與中堅分子應已充分意識到,只是基層人員與社會大眾甚至企業仍缺乏明確認知,常為一時貪圖,繼續誤用過時科技,不僅傷人害己,更傷自然生態。
其實營造可持續居住環境的新典範科技,重在順應生態的運作,取其利息,避免迫害自然資本。這種基本價值與態度應該成為我們台灣人養成優雅的「居住文化」的一項重要功課。筆者認為此項功課除了向自然學習、向新典範科技學習,也該向我們原住民的文化學習。我們所知的原住民各族群的居住文化,已有長時間抗颱、抗震、防土石流、大洪水的生活與生態智慧。
上次天秤颱風重創蘭嶼道路、港口、加油站、農會超市鐵皮屋及居民一些臨時建物,雅美族人卻無一人受傷,大部分家屋也完好。整個蘭嶼也從未見過土石流,因為上山墾田、濫伐林木是禁忌。
世界獨一無二,以茅草、木板、石頭築成的地下屋、工作房,除了滿足生活功能、富涵社會文化意義,其結構、構造設計更具「抗颱」作用。根據學者流體力學研究,島上六部落現址,全都位於受風面最小的崩積與沖積扇坡地,這都是長久順應自然所累積的智慧與創意。
台灣高山上的布農、排灣、魯凱族的石版屋不也是為「抗颱」,就地取材創發的一勞永逸、更堅固的家屋構造嗎?更何況聚落選址早有避風雨、防震、防山崩之考量。難怪,八八風災後,一些被要求遷下平地住永久屋的族人,還是信誓旦旦要回老部落。除了文化土地臍帶之難斷外,族人「有把握在山上老部落安然過日子」也是重要因子。
他們的知能平地人無法想像,正如九二一後竹科高層人士及八八風災慈濟團隊,會認為「讓族人全數遷下山安居,讓山林自然調息,豈不兩全其美。」這種自覺合理又好心的看法,其實過去政府許多政策也都是如此。譬如語意與實質都悖逆的「山地平地化」、「山地遷平地」之政策,以及蘭嶼國宅、海砂屋等事件。
筆者認為,我們該覺悟到:「台灣人,天生颱風的命」。認命後,就得充分認識台灣「寶島」有它嚴苛的一面,講求運用適宜之新典範工程技術,紮實的建構「順颱」又「抗颱」的可持續居住環境。更重要的是養成全民友善自然的居住文化。這方面可從我們南島民族數千年來孕育的居住文化學起。期望日後颱風再臨,庶幾可以無人傷亡,災損亦減至最低。台灣才真是「美麗島」啊!(作者為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