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不玩樂 台大生走訪重建區
2012/08/28
台大學生楊鳳琳(左)、梁德莎(左二)、和林冠嘉(左三)到莫拉克風災重建區,探訪災區狀況和災民的生活。 (記者童涵旎翻攝)
〔記者童涵旎/高雄報導〕三個台大學生到莫拉克風災重建區,探訪災區狀況和災民的生活。他們看到會漏水的永久屋,看到居民的無奈和未定的驚恐,看到原住民文化在錯誤的安置模式中流失,心疼也心酸;他們說,自己能做的也許很有限,但還是努力想盡一份心力。
台大社會學系的林冠嘉、日本文學系的梁德莎和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的楊鳳琳,暑假沒去狂歡玩樂,反而到高雄與屏東的莫拉克風災重建區,進行「八八風災災後社區現況訪查」。
憂原民文化流失
梁德莎說,原以為重建已經完成,二月看到好茶部落提國賠案報導,才發現重建還有許多問題,他們決定要自己去走、去看。他們從高雄杉林、甲仙,再到屏東的泰武、瑪家和三地門,接觸的對象除了居民,還有協助重建非政府組織團體。他們採訪到一個段落,就把過程和心得放上臉書「山海地人島」專頁,和網友分享。
他們強調,重建計畫沒有考慮到原住民文化,不只讓災民日常生活過得不自在,甚至連傳統文化也可能流失。楊鳳琳說,傳統原住民聚落,必須包括住屋、教堂、墓地和耕地,但不少重建區完全沒考慮到墓地和耕地,連教堂都不足;原住民反映,就算同屬基督教也有不同教派,但部分園區教堂不足,各教派必須共用兩座教堂,「感覺不受尊重」。
不過,重建區裡的災民只是「無奈」,並沒有「抱怨」。楊鳳琳說,災民覺得各界幫忙,讓他們能很快有居住處已經夠好了,不應該再多要求;就是因為他們樂天知命,重建單位更該多為他們設想,不要讓災民的傳統在流離中消失。
經過這次訪查,三個大學生認為很多事情都有不一樣的意義,對生命有了不同的體認,連颱風都有不一樣的意義;以前颱風來,只關心躲雨放假,現在他們會很擔心災區裡的人會不會再受傷害。
梁德莎說,以前從報導得到的訊息,是單向、有距離感的,重建區的情況就像太模糊又太遙遠的風景,他們用自己的雙腳走過、用自己的雙眼看過,用自己的角度發掘更多問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