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100/碩士
研究生:蔡佩含
指導教授:王惠珍/孫大川
摘要:
本文梳理從七○年代以降原住民族漢語文學表現的「社會介入」、「自然寫作」與「歷史敘事」三個層面的書寫,企圖以分析這三個主要的書寫類型,呈現原住民族漢語文學發展迄今的生成及流變。除了指出原住民作家以敘事性歌謠、詩歌回應當時部落經濟劇變、傳統文化面臨崩解的困境外,也指出原住民作家在九○年代積極透過雜誌報刊、報導文學、田野調查紀錄等文字書寫活動,介入台灣社會對於「原住民」的詮釋與理解,展現積極主動的族群使命感。另一方面,原住民作家在九○年代返鄉追尋母文化,意外開展出觀察部落生態自然的「山海書寫」,或是透過田野調查方式重建的原住民族個人生命史、家族史、部落史,以及近幾年開始產出的長篇歷史小說,將之與台灣文學場域的「自然寫作」、「大河小說」等並置比較,除了藉由這種歷時/共時的分析,試圖勾勒出原住民族漢語文學發展的脈絡,也同時指出其存在的顛覆意義。
參考文獻:
(一)文學文本(依時間排列)
高上秦主編,《時報報導文學獎》(台北:時報,1978)。
韓韓、馬以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台北:九歌,1983.01)。
心岱,《大地反撲》(台北:時報文化,1983.06)。
拓拔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台中:晨星,1987.09)。
吳錦發編,《願嫁山地郎:台灣山地散文選》(台中:晨星,1989.03)。
黃貴潮著,黃宜衛編譯,《宜灣阿美族三個儀式活動的紀錄》(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89.06)。
莫那能,《美麗的稻穗》(台中:晨星,1989.08)。
阿盛編,《海峽散文1988年度選‧代表作》(台北:希代,1989.03)。
王家祥,《自然禱告者》(台中:晨星,1992)。
施淑、高天生主編,《楊青矗集》(台北:前衛,1992.04)。
夏本‧奇伯愛雅,《釣到雨鞋的雅美人》(台中:晨星,1992.06)。
拓拔斯‧塔瑪匹瑪,《情人與妓女》(台中:晨星,1999.12)。
瓦歷斯‧諾幹,《番刀出鞘》(台北:稻鄉,1999.12)。
楊澤主編,《耶穌喜愛的小孩:第十六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時報文化,1993)。
瓦歷斯‧諾幹,《想念族人》(台中:晨星,1994.03)。
楊澤主編,《送行:第十六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時報,1994.12)。
麗依京‧尤瑪,《傳承──走出控訴》(台北:原住民史料研究社,1996.02)。
瓦歷斯‧諾幹,《戴墨鏡的飛鼠》(台中:晨星,1997.01)。
利個拉樂‧阿烏,《紅嘴巴的VuVu》(台中:晨星,1997.04)。
亞榮隆‧撒可努,《山豬‧飛鼠‧撒可努》(台北:耶魯文化,1998.01)。
利個拉樂‧阿烏,《穆莉淡─部落手札》(台北:女書文化,1998.12)。
台中縣政府,《世紀震痛:一九九九台灣大地震「百日祭」紀念專集》(台中:台中縣政府,1999.12)。
正中書局編,《台灣,妳並不孤獨》(台北:正中書局,2000.03)。
黃貴潮,《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1951-1972)》(台北: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2000.04)。
陳英雄,《旋風酋長──原住民的故事》(台北:商務印書館,二版,2003.04)。
黃貴潮,《伊那Ina我的太陽──媽媽Dongi日記》(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2006.03)。
夏曼‧藍波安,《航海家的臉》(台北:印刻,2007.07)。
巴代,《笛鸛》(台北:麥田,2007.08)。
夏曼‧藍波安,《老海人》(台北:印刻,2009.08)。
巴代,《斯卡羅人》(台北:耶魯國際,2009.08)。
莫那能,《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台北:人間,2010.05)。
巴代,《走過──一個台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台北:印刻,2010.06)。
巴代,《馬鐵路》(台北:耶魯國際,2010.08)。
孫大川,《久久酒一次》(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二版,2010.09)。
里慕依‧阿紀,《山櫻花的故鄉》(台北:麥田,2010.10)。
(二)專書
高信疆主編,《現實的邊緣》(台北:時報文化,1975)。
尉天聰,《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1980)。
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報導文學討論集》(台北:三民,1980)。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文學界雜誌社,1987)。
謝世忠,《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1987)。
林鍾雄,《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10)。
鄭明娳,《當代文學氣象》(台北:光復,1988)。
鍾喬,《回到人間的現場》(台北:時報,1990)。
孟樊、林燿德,《世紀末偏航─八十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
關曉榮,《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台北:時報文化,1991.05)。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4.06)。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
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1997.06)。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1997.09)。
王嵩音,《台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形象與再現》(台北:時英,1998)。
班雅明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12)。
郭紀舟,《七○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1999.01)。
南華大學編譯出版中心編,《臺灣文壇大事紀要:民國81~84年》(台北:文建會,1999.09)。
黃鈴華編,《21世紀台灣原住民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原住民文教基金會,1999.12)。
江冠明編著,《台東縣現代後山創作歌謠踏勘》(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1999.12)。
陳銘磻編,《台灣報導文學十家》(台北:業強,2000.09)。
蔡明哲等著,《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03)。
楊素芬,《台灣報導文學概論》(台北:稻田,2001.09)。
鄭明俐,《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2001.10)。
向陽、須文蔚編,《臺灣現代文學教程:報導文學讀本》(台北:二魚,2002)。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台灣自然生態文學論文集》(台北:文津,2002.01)。
倪炎元,《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2003.01)。
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下)》(台北:印刻,2003.04)。
丘為君編,《台灣學生運動(1949-1979)》(台北:稻鄉,2003.09)。
台邦‧撒沙勒,《尋找失落的箭矢:部落主義的視野與行動》(台北:國展會,2004)。
吳明益,《以書寫解放自然:臺灣當代自然書寫的探索1980-2002》(台北:大安,2004.12)。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主辦,《自然書寫學術研討會》(台中:靜宜台文系,2005.06.12-13)。
楊士範,《礦坑、海洋與鷹架:近五十年的台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史》(台北:唐山,2005.12)。
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2007)。
黃慧鳳,《台灣勞工文學》(台北:稻鄉,2007)。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研院社會所,2008.06初版,2010.05二版)。
文訊雜誌社編,《台灣人文出版社30家》(台北:文訊,2008.12)。
吳錦勳,《台灣,請聽我說:壓抑的、裂變的、再生的六十年》(台北:天下遠見,2009.08)。
巴蘇亞‧博伊哲努,《臺灣原住民族史綱(上)(下)》(台北:里仁書局,2009.10)。
陳昭瑛,《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10)。
楊士範,《聽見「那魯灣」:近五十年台北縣都市原住民民謠的形成與流傳文化史》(台北:唐山,2009.12)。
楊照,《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台北:麥田,2010)。
孫大川,《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摩寫》(台北:聯合,2010.01二版)。
謝小芩、劉容生、王智明主編,《啟蒙‧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1)。
陳儀深主訪,《八八水災口述史:2009~2010災後重建訪問紀錄》(台北:前衛,2011.01)
洪貞玲主編,《大武山的歌聲──八八風災後的泰武重建路》(台北:台大新聞所、屏東縣泰武國小,2011.09)。
(三)期刊論文
魏貽君,〈反記憶‧敘述與少數論述〉,《文學台灣》8期(1993.10),頁207-230。
陳昭如,〈原住民新聞與漢人新聞媒體─以三次「還我土地運動」新聞為例的初步探討〉,《山海文化》5期(1994.07),頁82-93。
須文蔚,〈報導文學在台灣,1949-1994〉,《新聞學研究》51期,(1995.04),頁121-142。
許尤美,〈伊甸奏起的輓歌──從「人間」的報導文學看臺灣生態環境,《水筆仔》3期(1997.09),頁22-24。
楊翠,〈認同與記憶:以阿烏的創作試探原住民女性書寫〉,《中外文學》第27卷第11期(1999.04),頁71-96。
陳光憲,〈二十世界報導文學的回顧〉,《應用語文學報》1期(1999.06)頁143-164。
陳光憲,〈第一本本土報導文學研究專著─讀楊素芬《台灣報導文學概論》〉,《文訊》194期(2001.12),頁22-23。
張小虹,〈看‧不見九二一──災難、創傷與視覺消費〉,《中外文學》30卷8期(2002.02),頁83-131。
阮秀莉,〈大地的變貌‧自然的銘刻:論述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景觀〉,《中外文學》30卷9期(2002.02),頁118-150。
黃心雅,〈廣島的創傷──災難、記憶與文學的見證〉,《中外文學》30卷9期(2002.02),頁86-117。
陳淑卿,〈書寫原住民歷史災難──「倒風內海」的空間歷史與「一九四七高砂百合」的歷史空間〉,《中外文學》30卷9期(2002.02),頁57-85。
林益仁,〈原住民狩獵文化與動物解放運動可能結盟嗎?──一個土地倫理學的觀點〉,《中外文學》32卷2期(2003.07),頁73-102。
邱貴芬,〈尋找「台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32卷4期(2003.09),頁45-65。
林美琴,〈創造臺灣的集體記憶──從報導文學到生命書寫〉,《文化生活》6卷4期(2003.10),頁56-57。
詹宇霈,〈刻劃黑暗的臉──「從災難看報導文學」座談會紀錄,《文訊》24期(2006.03),頁81-88。
張堂綺,〈體系化的探索、建構與可能──臺灣報導文學理論研究綜述〉,《政大中文學報》5期(2006.06),頁165-196。
林益仁,〈台灣自然保育的「西雅圖酋長化」:一個從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出發的基進觀點〉,《中外文學》36卷3期(2007.09),頁15-62。
藍建春,〈自然烏托邦中的隱形人──台灣自然寫作中的人與自然〉,《台灣文學研究學報》6期(2008.04),頁225-271。
藍建春,〈類型、文選與典律生成:臺灣自然寫作的個案研究〉,《興大人文學報》41期(2008.09),頁173-200。
吳明益,〈天真智慧,抑或理性禁忌?關於原住民族漢語文學中所呈現環境倫理觀的初步思考〉,《中外文學》39卷4期(2008.12),頁111-147。
曾湘綾,〈巨大災難後,首先要重建心靈!──專訪泰雅族文史學家瓦歷斯‧諾幹〉,《人本教育札記》244期(2009.10),頁8-15。
蔣斌,〈災難、文化與「主體性」:莫拉克風災後的省思〉,《思想》14期(2010.01),頁19-32。
吳明益,〈戀土、覺醒、追尋,而後棲居──台灣生態批評與自然導向文學發展的幾點再思考〉,《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0期(2010.04),頁45-79。
(四)碩博士論文
王韶君,〈台灣海洋文學的發展與文化建構(1975~2004)〉(台北: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
何恭佑,〈《人間》雜誌本土議題中的影像與書寫〉(高雄: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0.01)。
吳宛憶,〈抗爭與回歸──原住民自辦刊物《原報》《獵人文化》的文本分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吳韶純,〈台灣現代海洋文學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5)。
吳明益,〈當代臺灣自然寫作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2)。
余友良,〈空間、文化、情感─臺灣當代原住民文學中的原鄉書寫〉(台北:台北教育大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李珮琪,〈海洋作為認同的場域─從廖鴻基及夏曼‧藍波安作品探究其認同與實踐〉(花蓮: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李玉華,〈台灣原住民文學的發展歷程與主體意識的建構〉(台中: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
李炫蒼,〈現當代台灣「自然寫作」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8)。
何孟樺,〈在自然的背後─探討劉克襄書寫及政治關懷之關係〉(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
林雅雯,〈九二一大地震報導文學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學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博士論文,2008)。
林運鴻,〈台灣文學史論述中的三個故事:本土論、國家敘事與現代性〉(新竹: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7)。
林叔吟,〈台灣原住民山海文學之研究─以拓拔斯‧塔瑪匹碼和夏曼‧藍波安之創作文本為考察對象〉(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
林怡君,〈戰後台灣海洋文學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
林秀梅,〈台灣原住民報導文學作品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所碩士論文,1999)。
邱珮萱,〈戰後臺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2)。
侯德興,〈吳明益的自然書寫研究〉(台中:中興大學台文所,2008)。
夏曼.藍波安,〈原初豐腴的島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知識與文化〉(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許振福,〈人間報導‧文學人間─《人間》雜誌及其影響研究〉(台北: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許尤美,〈台灣當代自然寫作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
葉連鵬,《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6)。
董恕明,《邊緣主體的建構──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
童信智,〈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自覺脈絡研究─以原住民族文學為素材分析(1980、90年代)〉(台北: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論文,2006)。
陳翠屏,〈原住民報導文學中的主體建構〉(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陳弘岱,〈《人間》雜誌紀實攝影對台灣紀實攝影的影響〉(台北:文化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2005)。
陳震,〈原住民報導文學與原住民運動之聯繫─從公眾行動的角度探討報導文學的社會功能〉(台東: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所碩士論文,2003)。
蔡衛倫,〈蘭嶼達悟人「深層生態學」之探討〉(嘉義: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所碩士論文,2007)。
蔡逸雯,〈台灣生態文學論述〉(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謝明芳,〈當代台灣報導文學的興起與發展〉(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劉又萍,〈劉克湘與夏曼‧藍波安生態文學之環境倫理觀比較〉(台南:台南大學生態旅遊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劉依潔,〈《人間》雜誌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
劉紹華,〈去殖民與主體重建─以原住民三份文化刊物為例探討歷史再現中的權力問題〉(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所碩士論文,1993)。
簡義明,〈台灣「自然寫作」研究─以1981-1997為範圍〉(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
魏貽君,《戰後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學形成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博士論文,2007)。
(五)研討會論文
伍寒榆,〈海洋故鄉‧故鄉海洋的書寫與實踐──以廖鴻基的文本為討論對象〉,《第一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2004.07,頁247-260。
何寄澎,〈臺灣當代散文的蛻變:以八○、九○年代為焦點的考察〉,《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
楊翠,〈父族‧母系:五年級女性家族史書寫的幾個向度──以鍾文音、郝譽翔、利格拉樂‧阿烏為討論對象〉,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研究: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清大台文所主辦,2005)。
李靜玫,〈「她史」(herstory)的傳記敘事模式──以九○年代台灣女性口述史文本為例〉(異同、影響與轉換:文學越界學術研討會,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出版2006.02),頁135-167。
邱貴芬,〈跨領域實踐與疆界──從夏曼‧藍波安創作談起〉,「跨領域對話:全球化下的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大台文系主辦,2007)。
簡義明,〈「鄉土」作為一種文學史理解的視角──八、九○年代台灣文學性質的商議〉(台南: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辦,高雄:春暉出版社出版2008.06),頁371-402。
陳建忠,〈台灣歷史小說芻議:關於研究史、認識論與方法論的反思〉(台北:第六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師大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主辦,高雄:春暉,2009.12),頁10-50。
(六)網路資源
山海文化: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山海文學大事紀1962年至2005年),(來源:http://aborigine.cca.gov.tw/chronicle/chronicle-1.asp ,2010.11.30)
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
[博碩論文]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