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自由] 大同原民部落 高山香菇搶手


大同原民部落 高山香菇搶手

2012/03/19


同鄉菇農在木頭上鑽洞種菇,所種出的香菇風味獨特、又大。 (記者江志雄攝)


大同鄉菇農在木頭上鑽洞種菇,所種出的香菇風味獨特、又大朵,是消費市場上的搶手貨。 (記者江志雄攝)

〔記者江志雄/大同報導〕香菇曾是宜蘭縣大同鄉原住民部落重要產業,後因中國香菇低價傾銷而沒落,不過部落族人用原木栽培的香菇,因為品質好、口感佳,在市場上再度變成搶手貨,讓香菇產業露出一線曙光。

前大同鄉公所秘書謝本源,兩年多前退休後,也投入香菇種植行列,他說,民國五、六十年代,大同鄉高山香菇,在消費市場刮起旋風,當年一台斤要價好幾百元,雖然售價高,仍供不應求,之後不敵廉價的中國香菇,大批菇農被迫轉行。

謝本源說,國內平地量產的香菇及低價中國貨,不論質感、風味,都不如台灣高山菇,不少饕客寧願花更多的錢,購買高單價的高山香菇,大同鄉農民嗅出商機,紛紛重拾老本行,大同鄉香菇產業出現復甦跡象。

謝本源說,平地香菇多種在相思木上,或以太空包栽培,採下後透過日曬風乾、機器烘烤,大同鄉農民則是把楓香、杜英原木切塊,再鑽洞置入菌種,最終以木頭烘乾,吃起來的口感就是不一樣,高檔的高山香菇,一台斤超過千元。

大同鄉高山香菇採收期,便有盤商上山預購,也有菇農自產自銷,銷路不錯﹔大同鄉長陳成功看好高山香菇的發展前景,表示會會同縣府、原民會等單位協助促銷。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