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蘋果]批判「沈哥!好久不見」(舞賽.古拉斯)

批判「沈哥!好久不見」(舞賽.古拉斯)

 
原住民族電視台播出之「沈哥!好久不見」節目,近日得到媒體觀察基金會四顆星半的評價,一時間,災區族人譁然,災區族人請求停播,勿讓節目再繼續消費、娛樂災民。

「沈哥!好久不見」節目製作目的是為分享八八風災原鄉族人相互扶持、團結、重建寶貴經驗,及為社會注入更多正面、向上的力量,節目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然而,受歡迎的節目是不是就是「對的」、「好的」節目?恐怕並不盡然。從原住民的觀點,它是經典錯誤的節目。

經典一:第15集,主持人沈哥走訪阿里山茶山部落,於「視察」工地時,對行善團說「你們蓋了400多座橋,功德無量」(事實是416號橋),並說:「很多原住民來這裡幫忙」;晚上,製作單位在部落享受晚餐,但燈光卻都給了主持人,部落族人的臉全是黑的。
經典二:第18集,製作單位來到了高雄縣桃源鄉復興村,這裡住的是布農族人。主持人在拉法阿勒觀光吊橋遙指當地有名的原生種百合花復育中心說: 「這是我們布農族的族花。」另外,主持人對受訪人說:「酋長,你重要的東西不是擺在家裡,怎麼擺在民宿?」布農族和排灣族、魯凱族都視百合花為代表神聖、 高貴、聖潔之意,顯示社會地位與榮耀的象徵,且布農族並沒有頭目制度,而是由各家族的長老聯合主持部落事務,而原住民各族有頭目制度者,也不稱「酋長」。
經典三:畫面出現被土石沖毀的家園,空地上一部扭曲變形的汽車。主持人對受訪者Nilu說:「留給你的就是破銅爛鐵?」主持人問受訪婦人:「梅子園消失了,你的心情如何?」不管是扭曲的汽車,或是消失的梅子園,對災民都是無盡的傷痛,製作單位偏又刻意提起。
以上經典內容僅舉其三,已能說明本節目複製主流媒體節目製作方式,再現出主流族群照顧原住民族群的大德,已然忽略部落主體的發聲權,使得原住民在節目中又是弱勢、是配角,甚至有時是隱形人。
而製作單位將布農族族花說成百合花、將部落耆老說成是「酋長」,亦是對原住民族文化差異缺乏認知及尊重。

勿消費災區原住民

再者,莫拉克風災對台灣國人而言屬重大災難,對於災難的節目製播,媒體應避免詢問空泛冷血的問題,例如「你的心情如何?」,且災後的報導都應避免播出過度歡樂氣氛的綜藝節目內容,娛樂或消費災民的痛苦。
最後,每集節目最後的「小河之歌」雖動聽,但因是沈哥的歌,在節目中演唱,都難免有「置入性行銷」之議。
這個節目雖然已獲得媒體觀察基金會評鑑四星半,但錯誤百出,尤其讓災民感到不舒服的是,我們已是生活陷入困境,還得娛樂觀眾,情何以堪?期盼原民台詳查,盡速檢討,避免混淆視聽,使錯誤的訊息深植人心,扭曲原住民文化及災區處境。
作者為阿美族、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