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自由] 原民小學推展森巴鼓 待社團支援


原民小學推展森巴鼓 待社團支援

2009/05/07


紅葉國小是花蓮縣最早推動森巴鼓的學校,太魯閣族的小朋友打起鼓來有模有樣,也讓好動的孩子找到無比樂趣!但鼓棒、鼓皮也「耗損」很快。 (記者花孟璟攝)

〔記者花孟璟/萬榮報導〕花蓮縣包括紅葉、馬遠、西林、崙山等12個原住民部落小學推動森巴鼓,2年來成效不錯,小朋友捨棄上網咖,改練森巴鼓,自信心也增強了;但鼓棒、鼓皮耗損率高,推動森巴鼓的花蓮縣議員林榮輝,昨爭取新荷扶輪社的支援,扶輪社說,將會結合各個扶輪社的資源共同投入。

96年起組成森巴鼓隊,光復鄉大興國小校長蕭美珍說,大興國小全校37人,雖然推動森巴鼓,但學校只有20個鼓,其他孩子只能敲打響板、三角鐵等節奏樂器,小朋友利用週三下午課後活動的時間留校學打鼓,老師也是義務指導,但是看到小朋友專注、自信的神情,一切都很值得。

蕭美珍說,音樂是原住民小朋友的專長,該校鼓隊也結合阿美族歌謠,邊打鼓邊唱歌,雖然想在森巴鼓上貼上阿美族布料裝飾、製作統一表演服,但小學校沒有經費,光是鼓棒、鼓皮的耗材汰換,就已經用掉很多錢。

卓溪鄉崙山國小校長柯真光說,該校也是只有35人的小校,布農族小朋友學打森巴鼓之後,除了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隨著表演經驗日多,膽子也練大了,愈有自信在人前揮灑才華,最近也在全縣英文歌曲比賽獲得特優。

花蓮縣從96年起,由縣議員林榮輝結合台北縣「夢想社區」推動森巴鼓的經驗,引進教師、資源協助學校購買森巴鼓,目前有紅葉、瑞美、大興、馬遠、西林、太巴塱、銅門、崇德、和平等12所部落小學打鼓,但學校也面臨鼓棒、鼓皮等耗材損壞速度快,急需經費協助,因此昨天花蓮市新荷扶輪社特別到紅葉國小了解情況。

新荷扶輪社當選社長葉惠珠說,看到小朋友的表演令人感動!新荷扶輪社長期致力社區服務,也與長橋國小、海星國小長期合作,看到花蓮原住民小學對森巴鼓的熱情,將慎重聯合北區各扶輪社的力量,希望幫助小朋友達成夢想。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