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6日 星期日

[自由] 台灣大戲院/電影中的原住民


台灣大戲院/電影中的原住民
莎伊維克.給沙沙
2008/01/06

李道明〈近一百年來台灣電影及電視對台灣原住民的呈現〉一文,提到日本領台時期,原住民電影被日本人用來彰顯成功馴服蕃人的政績,用來宣揚世界最模範的殖民地台灣。除了宣揚政績,電影也用來教化原住民,《義人吳鳳》與《沙鴦之鐘》便是日本人建構出來的神話,皆是為了鼓勵原住民成為「文明人」。國民政府遷台後,原住民在台灣電影的角色,也被設定在一個刻板的框架之中,包括《離島的山胞生活改善》、《蘭嶼風光》,亦翻拍《吳鳳》,電影裡以漢人沙文主義的眼光,將原住民文化看成是奇風異俗,甚至是落後不文明的象徵。

八○至九○年代,出現許多紀錄片工作者,開始真實貼近台灣原住民的社會文化,忠實的記錄原住民的變遷與困境,如胡台麗《神祖之靈歸來─排灣族五年祭》、《矮人祭之歌》。另外,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也開始共同合作拍攝,如公共電視《永遠的部落》,用原住民自己的觀點看部落的議題,企圖找回原住民媒體詮釋權。

一直以來,原住民都無法完全掌握媒體詮釋權,反而是媒體運用表面的知識呈現出想像中的原住民,或者指導原住民應該要怎麼演原住民。就以口音這點來說,很多人應該記得《報告班長》裡頭的原住民阿兵哥,他總是操著「原住民國語」,刻意講出令人捧腹大笑的中文音調與文法,造成不了解原住民的朋友,以為原住民說話都應該是這樣。我就常常被別人問到:「你為什麼沒有原住民口音?」難道沒有原住民口音,就不是原住民嗎?

又如公視《風中緋櫻─霧社事件》,原本安排全族語對話,但後來全部改用國語發音,演員刻意使用所謂的「原住民國語」,反而讓人覺得分外不舒服。

目前原住民的電影製作人才開始嶄露頭角,馬耀.比吼、比令.亞布、張淑蘭、馬志翔、比恕依.馬紹等,相繼以原住民自身的觀點,來談原住民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的適應與衝突,其中以馬耀.比吼所製作的電影,作品豐富多樣,深受各界肯定,例如《請問芳名》鼓勵原住民回復傳統姓名,亦探討原住民在回復傳統姓名過程中,所面臨的社會異樣眼光。而最近他正在進行一部有關「吳鳳」議題的電影,更令人期待,因為這是第一部以原住民角度拍攝的吳鳳故事。

原住民電影在市場或媒體界中,雖仍然是弱勢的一群,阿美泰雅混血的馬志翔所拍攝的電視影集《十歲迪娜的願望》,六項入圍二○○七年金鐘獎,並得到最佳男配角與最佳編劇獎,可以肯定的是原住民漸漸地開始運用媒體詮釋,用影像吸引世人對於原住民議題的注意,傳達出原住民的真實生活與面貌。

(作者為排灣族青年,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助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