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0日 星期二

[自由] 中文對照 賽德克族語繪本問世


中文對照 賽德克族語繪本問世
2007/03/20


縣府教育局推出國內少見的賽德克族語、中文對照的繪本教材。 (記者佟振國攝)
推「高山上的小米田」

〔記者佟振國/埔里報導〕繪本是老少咸宜的讀物,為加強原住民鄉土與母語教育,縣府教育局首度推出賽德克族語與中文對照的繪本「高山上的小米田」,以自創故事搭配耆老的智慧結晶,成為全新文學創作,不僅適合原住民學童閱讀,其他小朋友也能從中了解不同族群文化,學習彼此接納與尊重。

耆老翻譯 描寫祖孫情

賽德克族原住民目前積極爭取正名,縣府教育局最近將推出賽德克族的繪本教材「高山上的小米田」,因賽德克族有都達、德固達雅、德路固等三種語系,負責繪本創作的埔里國小教師卓惠美,特別尋求熟悉母語的耆老協助翻譯,繪本也加註中文、注音,雙語對照,讓每個小朋友都能閱讀,教育局還計畫推出有聲書,做為母語教材。

「高山上的小米田」的主人翁瓦旦,每次看阿公上山工作總是十分羨慕,有一次阿公答應讓瓦旦一起上山,阿公卻在工作的小米田發生意外,瓦旦鼓起勇氣下山求救,族人趕緊將阿公送醫治療,最後阿公在家人陪伴下安詳過世。

卓惠美指出,故事是描寫祖孫之間的親情,以及主人翁面對意外發生的機智反應與勇氣,內容也結合傳說神話,相傳若死在山上會成為惡靈,將無法通過彩虹橋與祖先團聚。

生命教育 獲高度肯定

一般的兒童文學將「死亡」視為禁忌題材,但繪本教材卻能利用祖孫的親密互動破除哀傷,讓人感到溫馨有情,尤其生離死別,心中縱有不捨,也要自然面對,這點獲得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副教授楊淑華的高度肯定,也呼應近幾年來相當重視的生命教育,是不分族群都適合閱讀的兒童繪本。

兒時體驗 卓惠美自創繪本


埔里國小教師卓惠美以兒時的生活經驗自創故事繪本,希望更貼近小朋友,用心獲得好評。 (記者佟振國攝)
記者佟振國/專訪

「希望我的創作能貼近孩子的生活,從中得到更多啟發。」有鑑於原住民鄉土教材常偏重神話傳說層面,無法貼近小朋友的生活,卓惠美決定以兒時生活體驗自創水彩繪本,接下來還將推出蠟筆與攝影繪本,豐富創意,令人豎起大拇指。

卓惠美說,繪本讀者群多半是小朋友,希望以孩子的生活為題材,但目前在原住民的鄉土、母語教材中並不多見,因此決定自創小故事,使教材內容更豐富多元。

第一本繪本「高山上的小米田」花了卓惠美二年的時間構思、創作,全部以水彩著色,色彩、空間配置協調,並以兒時在部落的生活為範本,讓小朋友也可以看圖說故事,培養創造力。

卓惠美強調,繪本的故事儘量生活化,簡單的故事背後有深層的感動,也是繪本最可貴之處,同時融入傳統歷史、文化,讓孩子容易學習吸收,傳統才能生生不息、綿延不絕。卓惠美的第二本繪本「阿公的大腳丫」主要以蠟筆創作,目前已大致繪製完成;第三本「馬雅要編織嗎?」也研擬以傳統編織為主題,計畫採用黑白照片的手法呈現。

埔里國小校長張月玲表示,原住民教師卓惠美對鄉土、母語教材相當用 心,盼拋磚引玉,讓更多教師投入相關教材設計。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