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好酒量 有基可循
2005-10-11
飲酒文化危害原住民健康,圖為高雄縣三民鄉發起全鄉戒酒活動。(資料照片,記者徐白櫻攝)
分解乙醛基因 活性強
〔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長期追蹤台灣原住民酒癮問題發現,原住民酒量好是天生的!超過九成九原住民的基因,可以強力分解掉飲酒導致身體產生不適感的乙醛。
一九八六年起追蹤原住民酒癮研究的生醫所研究員鄭泰安解釋,乙醛是讓人產生臉紅、頭暈和噁心想吐的元凶。喝酒時,體內的酒精去氫酶會將酒精分解為乙醛,然後乙醛去氫酶會將乙醛分解掉。因此,酒精去氫酶基因活性越低、乙醛去氫酶活性越高的人,飲酒較不會不舒服,酒量會越好,俄羅斯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鄭泰安指出,原住民與漢人在酒精去氫酶基因的活性都很強,酒精在體內會很快變成乙醛。但超過九成九的原住民的乙醛去氫酶基因活性也很強,能立刻迅速將乙醛分解掉,大幅降低喝酒的不適感。
漢人部分則約有三成乙醛去氫酶基因活性偏弱,稍微喝一點酒,就會臉紅、頭暈、想吐。
十八年前鄭泰安走訪全台各部落,耗費兩年收集九百九十三個涵蓋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四大族群、十五歲以上的男女樣本,除了評估他們的飲酒狀況與身心健康外,也採集血液檢體進行生化檢驗、萃取DNA做分子遺傳研究。
25至34歲 易罹患焦慮症
當年首次調查就發現四族酒癮盛行率高達四成四到五成六,其中有四百九十九名受訪者,原本屬於從未有飲酒問題的「正常世代」,四年後有七十九名染上酒癮,主要來自二十五至三十四歲罹患焦慮症者,及酒精去氫酶基因活性較弱的男性。
酒癮的定義跟菸癮、毒癮類似,上癮者滿腦子都想到酒、沒有喝就會很難過。鄭泰安強調,這項追蹤研究結果對防治原住民酒癮問題帶來重要啟示,對於天生基因善於喝酒、又患有焦慮症的年輕族群,應對其焦慮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去除他們周遭環境容易染上酒癮的危險因子。
節酒 幫原民找回健康
〔記者洪素卿、黃忠榮╱台北報導〕調查顯示,原住民事故傷害和慢性肝病、肝硬化死亡率都偏高,衛生署說,除了醫療資源相對缺乏,原住民的酗酒習性也是原因。衛生署與原民會都推動節酒活動,原住民的接受度不低。
衛生署九十二年做了一項全民與原住民十大死因比較,兩者首要死因都是惡性腫瘤外,其他排序差異頗大。原住民主要死因第二位是事故傷害,每十萬人死亡率九十六點七五,慢性肝病以及肝硬化排名第四,每十萬人死亡率六十二,兩者都是台灣地區同年平均值三倍。而事故傷害、慢性肝病以及肝硬化名列全民十大死因的第五、六位。
衛生署護理及健康照護處處長黃美娜指出,數據顯示死亡主因與原民飲酒習慣有關。
黃美娜說,照護處除了希望地方組織自治團體,包括教會等機構推動戒酒活動,近年也設法從事社區健康營造,帶動這個議題。
針對未成年飲酒部份,目前已經有其他單位計畫從教育體系著手,設計一些課程活動,讓學童在過程中,了解飲酒對身體、家庭、社會所造成的影響,認同「未成年不喝酒」的理念。照護處也考慮明年起從戒酒門診醫療這個部分,著手協助原住民脫離酒癮。
黃美娜說,目前研擬中的幾種做法包括補助戒酒所需的醫療費用,甚至可能鼓勵署立醫院擔起這項工作。
原民領袖自覺性高 鼓勵大家參與
為了協助原住民節制飲酒,原民會也有動作,於今年四月徵求創意可行的方案,給予經費補助,民間團體反應熱烈,一些自覺性高的原住民領袖,也鼓勵大家參與。
比如新竹縣五峰鄉霞喀羅社區找來有三十名有飲酒習慣者為實驗組,和不喝酒的三十人做為對照組,輔以節酒運動,只要活動期滿時,實驗組的量化指標和對照組拉近,表示節酒成功,將可成為「霞喀羅新勇士」。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