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25日 星期六

[聯合] 噶瑪蘭族 正名後還要文化復興


【記者曹銘宗/專題報導】
【2003-01-25/聯合報/14版/文化】

一七九六年,漢人吳沙帶領眾多移民進入蘭陽平原拓墾,當吳沙被稱為「開蘭第一人」時,原來住在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卻走入悲慘的命運,逐漸失去了文化和土地,最後甚至被迫遷往花蓮、台東。



兩百年多後,台灣在多元文化、族群共榮的社會氛圍下,才把尊嚴還給噶瑪蘭族。

去年底,行政院長游錫堃宣布噶瑪蘭族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十一族,並向噶瑪蘭族道歉,當面對噶瑪蘭族代表說:「今天國家把你們的名字還給你們!」昨天,行政院原民會主委陳建年舉行年終記者會,把噶瑪蘭族的復名形容為「原住民族的喜事」,未來將協助噶瑪蘭族的文化復興。

噶瑪蘭族的原鄉是宜蘭,但當年被漢人逼走的族人,反而免於被漢人同化,保存了噶瑪蘭族的命脈。今天,噶瑪蘭族族人較集中、文化保存較完整的聚落,就在花蓮的新社、立德、佳里宛,及台東的樟原、大峰峰。

十多年來帶領噶瑪蘭族復名運動的花蓮新社噶瑪蘭族長老偕萬來說,復名只是階段性任務,噶瑪蘭文化復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花蓮新社將展開以族群文化為特色的社區營造,並計畫發展香蕉絲織布的民族工藝,以及民宿、觀光的文化產業。宜蘭五結等地還保有一些早年噶瑪蘭族的聚落,也希望以這些聚落的竹屋、綠籬、大葉山欖樹等來進行整體規畫,以恢復噶瑪蘭傳統家園的風貌。

噶瑪蘭文化工作者潘朝成表示,噶瑪蘭族的族群意識強烈,未來除了繼續推廣母語教育,也將以傳承和創新的精神,打造噶瑪蘭的歌舞、工藝、祭典等文化。

噶瑪蘭族的歌曲與其他原住民族相比,顯得深沈哀怨,即使慶祝豐收也是如此。噶瑪蘭族以香蕉樹纖維來織布、製衣,則是台灣原住民各族中最獨特的工藝。噶瑪蘭族也擁有很多與農漁業相關的祭典,例如海祭、豐年祭、新米祭、入倉祭及新年祭祖等。

近年來,噶瑪蘭族為了對外證明自己的文化,不惜冒犯祖靈,把神聖、私密的 Kisaiiz 及 Padohogan 祭典公諸於世。前者是為女性治病的集體宗教治療活動,必須在沒有月亮的日子進行,後者則是為過世族人舉行的超度儀式,迎領亡靈回家,餵食亡靈,並讓亡靈與親友見最後一面,再放心前往祖靈之地,得到永遠的安息。潘朝成說,噶瑪蘭人曾到很多地方表演這兩種祭典的歌舞,都是抱著嚴肅的心情,並祈求祖靈原諒,但這些用心和努力沒有白費,現在復名成功,足以告慰祖靈。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