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A2/焦點新聞 2014/05/11
保護文化VS.保護動物 射耳祭原味盡失 綁豬報戰功 「俘虜」活跳跳
【黃力勉/台東報導】
為期4天的全國布農族射耳祭,10日舉行最高潮的「抓豬抬豬報戰
功」傳統。但在原住民委員會放話刪預算的壓力下,改為只綁豬不抬
豬。許多部落長輩睜大眼望著在場中被綁還活蹦亂跳的豬,不禁喃喃
唸著:「這樣怎麼報戰功?」部落期待的熱鬧儀典變得黯然。
動保團體批評虐待
「這3天承受很大的壓力。」主辦活動的延平鄉長胡榮典無奈之情 溢於言表,因為動保團體認為有虐待動物之嫌,活動前,原民會就要
求取消抓豬活動。主委林江義還說,他曾在延平鄉公所服務1年,當 時的射耳祭並沒有抓豬活動,甚至說:「如果公所執意抓豬,將會取 消這項活動補助款。」
敢抓豬就沒補助款
胡榮典說,為傳承部落文化,抓豬仍照常舉辦,但抓豬綑綁後再以 竹竿抬豬至主席台前,大聲報出部落名稱、家族姓氏的傳統只好取消
。
昨天抓豬活動由參賽的9支隊伍抽籤決定要抓的豬,主持人一聲令
下,參賽者立即抓住目標豬並將2隻前腳、2隻後腳綑綁住;最快壓制 豬,綁好、不被掙脫的隊伍就是贏家。
只綑腳「意思意思」
獲得冠軍的隊伍僅花不到2分鐘就完成。不過即使四腳遭綁,部分
豬隻仍在場上蹦蹦跳跳,冠軍隊伍沒有受到英雄式的歡呼,讓部落民
眾感嘆原味盡失,「這樣要怎麼報戰功?」
胡榮典表示,豬與布農族的歲時祭儀及傳統文化密不可分。族人小 時候養豬當寵物,長大提親時,也會送上數量眾多的豬展現提親的誠
意,射耳祭後抓豬帶回部落,宰殺由部落族人分享、共食,是原住民
族的分享文化,顯見豬對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胡榮典說,林江義在延平鄉服務期間,可能當時政府並不重視原住 民傳統文化,許多祭儀備受打壓,才會沒有看過抓豬活動。但他也只
能尊重原民會的立場。
談及可能會刪除補助預算,胡榮典強調,全國射耳祭活動,公所編 列700萬元預算,原民會補助70萬元。如果原民會還是對於抓豬活動 不滿,甚至取消將來的活動經費補助,他將會率領部落民意代表、村 長等,親赴原民會「溝通。」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