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蘋果] 賽德克人探源 拍300原民紋面

2013年07月09日

【李光濱╱花蓮報導】電影《賽德克.巴萊》帶大家走進原住民英雄莫那魯道悲壯淒涼的故事,也領略紋面之美。但早期平地人對紋面誤解很深,身為賽德克族的花蓮文史工作者田貴實,克服被狗追、被掃把打的威脅,以相機記錄族人紋面歷史,20年來拍到300名紋面老人,其中一名還是「霧社事件」倖存者。


老人臉上美麗的圖騰,隨著時間凋零,越來越少,目前全台賽德克族只剩8名紋面老人,最「幼齒」的是95歲。61歲的田貴實原是水泥廠工人,20多年前讀國中的兒子被同學嗆:「為什麼你阿嬤、祖先臉上都有刺青,你們該不會是黑社會流氓的後代吧!」激起他探索祖先文化的動力,他辭掉工作,靠妻子在葬儀社上班維持家計,帶著相機走入部落,記錄每位紋面老人故事。 

講母語搏感情

田貴實說,剛開始很不順利,曾在秀林鄉三棧部落被老人拿掃把趕出家門、在和平山區部落被野狗追著跑,但他沒放棄,靠著同為原住民的身分,與部落耆老講母語搏感情,終獲得信任,拍下每位紋面老人最動人的笑臉。 

五條紋「上將」

他的文史工作室收藏300張紋面老人照片,其中一位紋面阿嬤裸上身讓他拍照。他說,常探望阿嬤,跟她很熟了,才記錄下最自然的一面。一般老人只有一道紋面,有位阿嬤額頭有五道,這是他拍過紋面最多的老人。
田貴實表示,阿嬤叫曹阿參,是1910年出生南投縣霧社部落的賽德克族人,父母在1930年霧社事件抗日戰死,年輕時經歷戰役的阿嬤,是少數倖存者。2004年他帶阿嬤的紋面照片去美國參展,臨行問阿嬤一句:「還恨不恨日本人?」阿嬤用母語回答:「如果有仇恨的話,就不可能活在現在的天堂裡。」
田貴實說,有次他帶老人家見當時的總統李登輝,李登輝看到阿嬤紋面跟別人不一樣,好奇問:「為什麼她額頭上有五條?」因時間有限來不及解釋,他回總統說:「因為她是五星級上將!」李登輝不以為忤,還促狹的朝她行舉手禮。 

出國推廣文化

東華大學教授陳清漂說,田貴實曾受邀到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地展出紋面文化並演講,將台灣原住民紋面之美呈現在世人眼前,也是以圖片記錄台灣紋面歷史的第一人,「很了不起!」 

報你知
紋面代表「祖靈眼睛」

早期漢人將賽德克族人臉上圖騰視為「鯨面」,意指罪犯;日本人統治台灣時則將族人視為野蠻人,還要求族人去除圖騰,不然就得被關或遭鞭打。田貴實說,「紋面」圖騰族語稱為「gaya」,代表族人的識別系統、成年禮、審美觀,另有避邪、勇敢與能幹之意,另有一說是「祖靈的眼睛」,是死後通往「彩虹橋」(上天堂)的識別證。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