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0日
■黃曉慧
5月27日晚上,金山高中原住民藝能班第十一屆畢業樂舞展演《再見林班》,已經在眾人的期盼下,順利演出成功,大獲好評。
金山高中原住民藝能班已經成立13年,每一屆的原住民畢業生會藉由一齣大型樂舞展演,呈現高中3年來原住民文化課程各方面的學習成果。然而,畢業樂舞展演的形式,從第一年到現在第11年,已經隨著時代變遷而有了很大的轉型。
第一屆到第八屆主要皆為傳統樂舞的演繹,師承台灣傳承原住民樂舞相當盡心盡力的「原舞者」體系,本校原住民畢業生演繹的原住民樂舞,皆是各族群的年祭樂舞,強調儀式性的神聖與完整,絕對不使用人工樂音伴唱。
自第九屆的畢業樂舞展演開始,指導老師懷劭‧法努司嘗試由每屆的畢業生,能自己創作畢展的劇本,呈現屬於年輕的自己與傳統樂舞關係的結合,這樣的努力在今年的畢業樂舞展演《再見林班》,得到很大的突破,受到家長、原住民各界、師長與朋友的肯定,本校師生受到很大的鼓舞。
今年《再見林班》製作的過程,加入阿美族新秀劇場工作者陳彥斌導演,負責學生的身體開發與心靈啟迪的重要工作,整齣劇的構成與準備,透過半年類似戲劇工作坊的形式完成;最令人驚豔的是,陳彥斌透過玩遊戲的方式,要學生放開自己,看見旁人,聽見旁人真正的話,珍惜身旁的夥伴,人才是最重要的。
陳彥斌為了認識每一位同學,每一次工作坊結束後,努力地記錄每一位學生的特質和發生的小事,下一回會問學生問題,在這過程中,學生不斷地丟出自己的高中回憶和想法,形塑出演出當晚的劇本和表演形式,陳彥斌導演這樣的熱忱,令人感佩,學生亦用最自然的擁抱與淚水,感激他這段時間的耐心指導。
原住民長輩曾歷經的林班生活,似乎距離這一群年輕的孩子好遙遠。也許從長輩那裏學會了耳熟能詳的林班歌謠,但是,「林班」是什麼?
這群畢業生已經告訴我們,現代原住民也是一種「林班生活」的再現;壓迫還在、歧視還在、機會不均等還在、競爭的時代巨輪用力輾壓還在;具體呈現在核廢料用魚罐頭工廠的形式植入在達悟人的家鄉,現在還可能要搬到排灣族的領域南田村;美麗灣傳統領域的被佔領,和東部發展條例如洪水猛獸的要迫使原住民族讓出生活的領域……等。
學生們用詼諧、調皮、自然、突兀的方式,扮動物覬覦女色(土地)、暴龍出現鎮壓瘋狂的野獸(美麗灣飯店、財團)、駕著林班列車看見一路上歷史的荒謬風景、以剃頭的方式迸發出受壓迫的內心和生活、最後以一首《再見林班》的創作歌謠撫慰著每一位觀眾的心靈。
台下觀眾不時爆發被台上演員逗弄的笑聲,就如同一般印象原住民都是樂天的一樣,「騙你的啦」,要你不要太認真,其實生活議題是很沉重的。
劇場反映生活,生活形塑劇場,沉重嗎?不會啦!就,再見林班嘛!
李安在奧斯卡領獎時感謝電影之神,金山高中的禮堂舞台,也有原住民藝能班的祖靈,祖靈看著原住民學生的成長,庇護著從第一屆到第十一屆的畢業樂舞展的演出,也守護著從這裡畢業每一位校友的成長。
(金山高中原住民藝能班老師,演出劇照由金山高中提供)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