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嘎拉斯 賽德克族重現收穫季
2012/12/30
南投縣仁愛鄉舉辦賽德克族「母嘎拉斯」收穫季活動,部落長輩表演採收小米的收穫祭儀。 (記者陳鳳麗攝)
賽德克族「母嘎拉斯」收穫季活動,昨天下午進行抓豬比賽,各村落選手必須合力抓住大豬,趣味十足。 (記者陳鳳麗攝)
〔記者陳鳳麗/仁愛報導〕南投縣仁愛鄉賽德克族正名後,廿九日首度舉辦「母嘎拉斯」收穫季活動,重現早年祭祖靈、播種、收穫的祭儀,讓小朋友體驗紋面、取絲織布的滋味;另也以村落為單位,比賽鋸木、抓豬,熱鬧有趣。
正名之後 首次舉辦
因先人莫那魯道而揚名的賽德克族,民國九十七年四月正名,成為台灣第十四族的原住民族。仁愛鄉公所昨日在霧社地區,舉辦該族正名後首次的「母嘎拉斯」收穫季活動,希望年輕一代了解祖先歲時祭儀,吸引不少熱愛原住民文化的民眾前往觀賞和紀錄。
「母嘎拉斯」在賽德克語有歡愉、高興的意涵,為展現收穫的快樂,該族人已把收穫季固定為每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昨日有互助等七個賽德克族人聚集村落參加該活動,現場由老少族人搭建傳統家屋,演出從祭祖靈、播種、收穫等儀式,及紋面、織布的情況。
織布、搗米 孩童體驗
另也設織布、紋面、搗米體驗區,讓該族小朋友或遊客貼上紋面貼紙,再由老族人指導如何從植物取絲織布,或將小米搗碎的滋味。體驗過的賽德克族小朋友,或遊客都說「很有趣」。
鋸木、抓豬 滿場笑翻
在活動現場,也有族人鋸木、背負、抓豬等技藝競賽,每項都有獎金,且攸關村落的榮譽,各村落派出的選手卯足全力,抓豬過程,選手跟著大豬滿場跑,笑聲不斷。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