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A13/民國101消失與重生 2012/08/05
拜訪耆老 記錄百年族語智慧 李健秋借助科技 打造原住民語典
【江慧真/調查採訪】
今年四月初,玉山國家公園山下的舊部落遺址,老中青幼四代布農 族人正祭祖祈福,在文史工作者帶領解說下,寫下了南安(Lamunga n)部落尋根記。大自然曠野中,年輕人從辨別藥用植物,理解傳統 醫術的深奧;另一端的電腦教室,創新科技記錄著百年的族語智慧,
更讓老一輩嘖嘖稱奇。
花蓮縣部落大學教室中,穿梭講解的講師,就是國際軟體開發鬼才 李健秋。外省第三代的他,十多年前,意外闖進電腦軟體和語言之間
的世界,「我去幫同事修電腦,沒想到對方家裡開出版社,飽讀詩書
的父親正在編台語字典,引發了我極大的興趣!」就這樣李健秋和一
群志工們,花了兩年時間協助研發字形與輸入,共同數位化製作了《
台華雙語辭典》及《楊青矗台語注音讀本》等字典。
二○○六年,李健秋隨興和朋友來花東參加豐年祭,竟啟動了血液 中的原住民細胞,和部落結下不解之緣,萌生「幫原住民留下文化」
的大夢想。原住民語靠世代口語相傳,早已在消失死亡的關頭。有了
台語造字的經驗,他毅然決然辭去法律事務所資訊部穩定工作,搬到
花蓮,一頭栽入打造原住民字語典的工程。
一開始,李健秋從原住民委員會網站上下載官方頒布的原住民語, 以為可以窺得語彙全貌,但沒想到拿到部落去問耆老,卻發現「講不
通」,官方版和生活版有一大段差距。他開始全省跑透透,下鄉田野
調查,和部落耆老、教會牧師懇談對話,從中收集了出版物和紀錄,
掃描成數位檔案,遞交聯合國Unicode組織;台灣十四族的語言代碼 ,從此正式進入了全球電腦作業系統ISO標準。
和李健秋一起努力的夥伴中,赫見一位德國台灣女婿高盛華,也是 軟體程式高手的高勝華家住桃園,卻在花蓮兩地來回奔波,兩人每周
討論如何分工採擷語彙,他更進一步發明了獨特的台灣南島語字符輸
入鍵盤;目前建置有成的系統,在茂林魯凱族簡淑惠老師和欒群布農
族張玉發老師的無私貢獻和熱情協助下,已收有布農、阿美、魯凱、
太魯閣等語,免費分享給各族人使用。
在太巴塱部落的課程中,李健秋要求族人把「你會唱的歌」寫下來 ,一旦有了文字,就有了意境,並存成電腦音檔,部落的聲音便可流
傳後代子孫,不是只靠腦袋中的記憶。
李健秋舉例,有一回課堂上,太巴塱國小母語老師李淑玉尋遍電腦 都查不到她要的字,一旁的老公萬中興瞧一眼發現,「這個字要打舌
,妳不會打舌,這輩子都念錯了啦!」沒想到,李健秋的字語典系統
還幫族人找到正確的發音。
「語言就像時間一樣的遙長,它包含了生命的累積。」李健秋說, 只要一個電腦工具,就可以扭轉原住民語言消失的命運,讓他們使用
母語,族群之間的隔閡就可以打破,找回台灣南島語系天堂;他希望
募集社會資源,在部落打造一個資訊中心,讓他們學習網路生產行銷
,產生經濟能力,讓部落真正活下去。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