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視野:扭轉主流社會對原住民的印象
- 2012-7-16 21:55 作者:依憂樹.博伊哲努
我一直認為,主流社會對原住民以及原住民文化的認知、想像和凝視的角度,會直接影響這個社會對待原住民的解釋、政策以及異族文化的休閒消費慾望。
在一所私立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課,談原住民文化,學生主要來自工學院、管理學院和資管學系。上課第一天就先問學生一個問題:「你們對原住民文化的印象是什麼?」學生面面相覷,沒人敢先回答。
後來在我提示與追問下,學生開始有了反應,提出他們對原住民以及原住民文化的印象,我記得很清楚,他們提到了「原住民的力氣很大」、「很會跳舞唱歌」、「豐年祭很好玩」、「很會喝酒」以及「原住民考試可以加分」等等刻板印象。
接 著我請學生說出台灣官方認定的原住民14族的名稱和主要分佈地區,我又驚覺,學生說出的族群竟然只有7、8個,對原住民的分佈區域幾乎只有模糊的印象。有 幾個學生回答,「阿美族好像在花蓮」,有學生問,電影《賽德克.巴萊》中的「賽德克」,是原住民的一支嗎?還有同學認為,「雅美族」在蘭嶼,「達悟族」在 綠島。
這是我所親眼見到的現象。目前大學生對原住民的認知水平似乎沒有進步,或者要說,主流社會看待原住民的視野依然窄小。這樣的現象我以 為只有在私校或理工學院才如此,在跟一些國立大學的老師聊了之後才知道,一般學生對原住民的理解幾乎同樣膚淺、模楜,許多刻板印象依然揮之不去。
學生無法以綜合與抽象的概念認識原住民,我只好將原來的教學大綱重新翻修調整,用許多主題和故事呈現原住民,另外蒐集了許多實物、影音資料,作為上課之用。如此簡易的歸納學習,在進入大學教書之前我難以想像。
其實原住民文化正式納入學校課程,如鄉土教學、族語教學以及各類文化活動,已近20年,時間不算太短,然而,課程主要集中在原住民地區學校實施,除了是綜藝媒體的片面報導,更多的學生幾乎沒有時間與管道認識原住民。
這些通識課程不是重點科目,理工學院的學生視之為社會領域,跟自己沒有關係,或視之為不必用力的營養學分。於是,原住民文化最後只是「內捲」到自己原住民內部,原住民自己唸自己爽,多元文化種子,卻始終未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紮根傳播。
「該如何看待原住民文化?」就成了我整學期的課程主軸,試圖用不同的內容和方式呈現原住民文化。這樣的過程繁複又辛苦,因為要在成年大學生的觀念中習得新的原住民文化想像,並非易事,因而,學生進度緩慢,完全可以理解。
當 然,最後的兩堂課我仍然試圖把內容推到概念化的程度,我們談台灣原住民當前的社會困境與發展,談全球原住民運動現象,談原住民權力、自主性與主體性,這些 概念對學生而言更為抽象遙遠,有的學生乾脆就在課堂上呼呼大睡。我知道,這不只是學生個人的問題,而是我們整個教育體制已經精巧又暴力地將原住民文化推入 邊緣化的境地。
在期末考的題目中,我再一次要學生回答:「上了一學期的課,請描述你印象中的台灣原住民。」學生作答內容有的取自網路資料, 有的引用上課內容,但可喜的是,都比上課第一天的答案來得漂亮,甚至圖文並茂,內容出奇得好。該如何看待原住民文化?特別是如何扭轉主流社會對原住民的認 知,沒有捷徑,只有一點一滴地去做,才會期待看見一些改變。
作者簡介:依憂樹.博伊哲努,漢名浦忠勇,阿里山特富野鄒族人。自嘉義縣阿里山國民中小學籌備處校長退休後,再赴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研究所博士班取得學位,為台灣原住民族人中首位取得台灣大學博士學位者。目前擔任中正大學台文所兼任教授。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