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傑華(Chieh-Hua Lu) ; 陳孟君(Meng-Jun Chen)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 4 卷 2 期 (2011 / 07 / 01) , P39 - 76
摘要:
本研究以花蓮「阿美文化村」為對象,分析有關阿美文化村的觀光文本、空間與活動如何建構原住民的圖像。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觀光本具有促進不同地區與族群相互溝通的功能,但在「異族觀光」活動下,各種電子、印刷、網路媒體中所呈現或宣傳的觀光旅遊資訊首先
形塑了觀光客對原住民及其文化的「想像」。當觀光客實際接觸各種異文化之後,會進一步將此種文化想像結合各種具有「真實性」的觀光空間與活動,並且在消費具有娛樂性與商業性的「原住民風」產品、食物,更加深腦中的原住民文化樣貌。尤其,當弱勢原住民族沒有能力及管道為自身發言,也受限商業利益的考量,一再滿足觀光客的想像,則此種被塑模的「傳統」原住民符號印象將持續維持與複製,使得原住民形象難以跳脫被詮釋的惡性循環。
參考文獻:
王孝勇(2006)。社會運動的語藝批評:理論的論辯與意義。傳播與管理研究,5(2),131-162。
吳宗瓊(2003)。部落觀光與生態旅遊。農業經營管理會訊,35,15-18。
陳志賢、蕭蘋(2008)。幸福家庭的房車:汽車廣告中所再現的理想家庭。新聞學研究,96,45-86。
游鑑明(2005)。當外省人遇到台灣女性:戰後台灣報刊中的女性論述(1945-1949)。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7,65-224。
楊意菁(2005)。民調報導的媒體論述與民意建構:一個批判論述語言的觀點。中華傳播學刊,7,183-226。
劉昌德(2008)。帝國搖旗,國族呐喊:棒球勞動國際分工與運動國族論述之轉變。臺灣社會研究,70,33-77。
盧沛樺、張玉佩(2010)。性別差異政治:女性運動員的媒體再現與認同糾葛。中華傳播學刊,17,139-170。
Bogdewic, Stephen P., 1922.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 Benjamin F. Crabtree and William L. Miller, 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pp.13-29. Newbury Park: Sage.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易遊網」。2010/1/21。〈阿美文化村〉(http://ezgo.coa.gov.tw/view.php?theme=spots&id=F_huei_20080123003248)(2010/8/25)。
花蓮縣吉安鄉公所全球資訊網「吉安觀光休閒導覽」。n.d.。〈人文風情—阿美文化村〉(http://www.ji-an.gov.tw/travel.htm)(2010/8/9)。
花蓮縣觀光旅遊局「花蓮縣觀光資訊網」。n.d.。〈阿美文化村〉(http://tour-hualien.hl.gov.tw/index.jsp?page=travelGuideDetail&class=1&type=0,1,2,3,5,7,8,11,12,13,14,17,18&SceneId=155)(2010/8/9)。
美美花蓮旅遊網。n.d.。〈阿美文化村〉(http://emmm.tw/L3_content.php?L3_id=37103)(2010/8/11)。
旅遊資訊王網。n.d.。〈阿美文化村〉(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324.html)(2010/8/25)。
Anderson, Richard L.(1989).Art in Small-Scale Societies.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abbie, Earl(1995).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Belmont, CA:Wadsworth.
Bai, Zhi-Hong(2007).Ethnic Identities under the Tourist Gaze.Asian Ethnicity,8(3),245-259.
Barthes, R.、溫晉儀譯(1966)。批評與真實。台北:桂冠。
Berger, J.、陳志梧譯(1977)。看的方法。台北:明文。
Bhattacharyya, Deborah P.(1997).Mediating India: An Analysis of Guidebook.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9(3),371-389.
Blumer, Herbert(1969).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oshier, Roger(1992).Popular Discourse Concerning AIDS: Its implications for Adult Education.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42(3),125-135.
Burns, Peter M.(1999).An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and Anthropology.London:Routledge.
Clandinin, Jean D.,Connelly, Michael F.(2000).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Cohen, Eric(1988).Authenticity and Commoditization in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5(1),371-386.
Franklin, Adrian(2003).Tourism: An Introduction.London:Sage.
Gerstberger, Rüdiger,Gray, David A.,Simon, Eckhart(1985).Volume Regulatory Action of Central Angiotensin II derived from studies in the duck.Journal of Physiology,79,518-523.
Goeldner, Charles R.,Ritchie, J. R. Brent(2006).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
Graburn, Nelson H.H.(2002).The Ethnographic Tourist.The Tourist as a Metaphor of the Social World,Wallingford:
Hall, Stuart(ed.),du Gay, Paul(ed.)(1996).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Sage.
Hobsbawm, Eric(ed.),Ranger, Terence(ed.)(1983).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ensen, Klaus B.(ed.),Jankowski, Nick W.(ed.)(1991).A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London:Routledge.
Jimenez, M.、欒棟譯、關寶艷譯(1973)。阿多諾:藝術、意識型態與美學理論。台北:遠流。
Johnston, Ronald J.(2000).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Oxford:Blackwell.
Lupton, Deborah(1994).AIDS as News. Moral Threats and Dangerous Desires: AIDS in the News Media.Bristol, PA:Taylor and Francis.
MacCannell, Dean(1999).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California:Paperback.
MacCannell, Dean(1984).Reconstructed Ethnicity: Tour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ird World Communitie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1(3),375-391.
Mackerras, Colin(1988).Aspects of Bai Culture: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a Yunnan Nationality.Modern China,14(1),51-84.
Markwick, Marion(2001).Postcards From Malta: Image, Consumption, Context.Annals of Tourist Research,24(2),371-289.
McGracken, Grant(1987).Clothing as Language: An Object Lesson in the Study of the Expressive Properties of Material Culture.Material Anthropology: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Material Culture,Boston:
McIntosh, Alison J.(2004).Tourists' Appreciation of Maori Culture in New Zealand.Tourism Management,25(1),1-15.
Patton, Michael Q.(1990).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Newbury Park, CA:Sage.
Smith, Valene L.(ed.)(1989).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mith, Valene L.(ed.),Brent, Maryann(ed.)(2001).Hosts and Guests Revisited: Tourism Issues of the 21st Century.Elmsford, NY: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Sumich, Jason(2002).Looking for the 'Other': Tourism, Power, and Identity in Zanzibar.Anthropology Southern Africa,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5(1-2),39-45.
Urry, John(2000).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London:Sage.
van den Berghe, Pierre L.,Keyes, Charles F.(1984).Introduction: Tourism and Re-created Ethnicity.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1(3),343-352.
Yin, Robert K.(1994).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Thousand Oaks:Sage.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
孔文吉(1994)。原住民與傳播媒介之批判─建構原住民自決的反論述。全國原住民會議,台北:
王明珂(1998)。羌族婦女服飾:一個「民族化」過程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4),841-885。
王嵩音(1998)。台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形象與再現。台北:時英。
伍湘芝(2004)。李天民:舞蹈荒原的墾拓者。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江冠明(2001)。政治大拜拜 豐年祭原味盡失。新台灣新聞周刊,278
李孟修(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李素馨、侯錦雄(1998)。休閒文化觀光行為之規範─以原住民觀光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2(2),25-38。
李莎莉編(2004)。排灣族。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汪琪(1982)。文化與傳播─「世界村」裡的溝通問題。台北:三民。
林秀玉(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林炬璧(2000)。花蓮講古。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林國賢(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林淑惠(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班。
松本曉美、謝森展(1990)。台灣懷舊。台北: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金蘋書局編(1998)。台灣東部旅遊。台北:金蘋。
南華文化圖書編(1995)。基隆宜蘭花蓮縣示鄉鎮區域圖。台北:南華文化。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2。
翁純敏(2007)。吉野移民村與慶修院。花蓮:花蓮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
張文嘉(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張幼雯編(1988)。花東澎湖熱門旅遊去處。台北:戶外生活。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茂桂、蕭蘋(1994)。「族群」議題的新聞詮釋─兼論報紙與公共領域問題。台大新聞論壇,1(1),98-122。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元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正中。
曹明正(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秀萍(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
黃光雄編、簡茂發編(1994)。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國超(2011)。歌舞展演、山胞觀光與族裔唱片:1960年代山地文化村與觀光唱片的消費/文化想像。2011 年文化研究年會,台北: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台北:正中。
楊政賢(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葉秀燕(2009)。從原「汁」原「味」到原「知」原「衛」:反思原住民風味餐/廳的文化社會意涵。台灣人文生態研究,11(1),29-60。
詹怡泓(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
劉純(2000)。走向大眾化旅遊的社會─論現代旅遊行為與動機。內蒙古大學學報,32(4),98-102。
蔡瑞月口述、蕭渥廷編(1998)。台灣舞蹈的先知:蔡瑞月口述歷史。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賴如伶(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龍冠海(1993)。社會學。台北:三民。
謝世忠(1994)。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晚報社。
謝世忠(1994)。觀光過程與「傳統」論述─原住民的文化意識。全國原住民會議,台北:
謝世忠(1992)。觀光活動,文化傳統的塑模與族群意識:烏來泰雅族 Daiyan 認同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8,113-129。
謝偉姝(1998)。公視原住民記者觀點之探究。台大新聞論壇,1(5),61-78。
謝淑芬(1994)。觀光心理學。台北:五南。
蘇惠齡(1996)。台灣東部旅遊。台北:經緯。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期刊論文] 花蓮「阿美文化村」觀光符碼對原住民圖像建構之研究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