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期刊論文] 原住民族電視台vs.公廣價值?—原視法與原住民族獨立自主電視台之建構 Value Conflicts between Current Taiwan Indigenous Television and 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A New Way to Construct an Independent Indigenous Television in Taiwan

以撒克.阿復(Isak Afo)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 4 卷 1 期 (2011 / 03 / 01) , P67 - 115

摘要:
原住民族電視台設台以後,因相關法令和配套措施未周全,以致原民台一開台即由具濃厚商業色彩的電視公司得標,且一年一標高度變動性無法累積經驗。之後,因『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相關規定,原民台之節目必須移撥到「公視基金會」來製播,開始了原民台寄寓於公廣集團的命運。而後『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設置條例』的通過,規定原
民台應納入基金會,原民台由此條例似乎可重獲其主體性。然而,媒體觀察者和傳播學者質疑這種由原民會主管的基金會無法擺脫政府的介入,未符合黨、政、軍退出媒體的精神,主張原民台應留在公廣集團才能保障原住民族媒體進用權的主張。本文認為,要建構具有原住民族主體性之電視台之正當性,要從國內外有關原住民族傳播權相關的法律規定以及『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探討設置一個原住民族自主、自治的原民台的適法性和正當性。也要從多元文化主義有關媒體論述之進路,探討原民台和公廣集團的關係,因為對於原民台和原住民族而言,公廣集團不單是一種新形式的新傳播帝國主義,且其實踐的是一種同化性質之意識型態。最後,為建構符合黨政軍退出媒體,並維護原民台的自主性,可借鏡國外設置原住民族電視台的經驗,提出原民台單獨立法的建議,以建構一個專屬原住民族的公共頻道。

參考文獻:
Young, Iris Marion、毛興貴譯(2004)。政治與群體差異─對普適性公民關的批評。共和、社群與公民,南京:
王菲菲(2005)。多元文化與公廣電機構─澳大利亞的實踐經驗。中華傳播學刊,7,103-34。
林福岳、陳楚治(2008)。原住民族傳播權利探源及詮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1(1),59-82。
陳彥龍、劉幼琍(2006)。邁向公廣集團─數位時代我國特定族群專屬電視頻道之法制研議。中華傳播學刊,10,109-53。
陳清河(2004)。科技、政治與弱勢傳播─族群差異與社會正義。台灣民主季刊,1(4),109-38。
陳楚治(2007)。原住民族傳播權益之探討─以原住民族傳播政策為例。2007 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集,台北:
蕭新煌(2005)。多元文化社會的族群傳播─剖析一個新典範。中華傳播學刊,7,3-8。
「圖帕克‧阿馬魯」印第安人運動。1998。〈從國際法看原住民族的自決〉。E/CN/4/Sub.2/AC.4/1998/9(http://daccess-dds-ny.un.org/doc/UNDOC/GEN/G98/129/40/IMG/G9812940.pdf?OpenElement)(2011/2/10)。
vehicle。2007。〈原民台的未來〉《NccWatch 媒體公民行動網》(http://www.nccwatch.org.tw/story/20071231/8328)(2010/11/12)。
公廣集團原住民電視台。n.d.。〈組織架構〉(http://www.titv.org.tw/)(2010/11/11)。
王菲菲。2007。〈打造世界級原住民電視台的願景──簡介紐西蘭毛利原住民電視台〉(http://rnd.pts.org.tw/p2/2007/MaoriTV.pdf)(2010/11/12)。
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n.d.a。〈原住民族電視台、客家電視台為何納入公廣集團?加入公廣集團有何特殊意義?〉(http://www.tbs.org.tw/p6_q2.htm)(2010/11/11)。
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n.d.b。〈組織架構〉(http://www.tbs.org.tw/03.htm)(2010/11/11)。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05。〈拒絕染色!讓原住民發聲!:我們對原住民電視台『選舉節目』的批判與建言〉(http://www.bigsound.org/portnoy/weblog/001267.html)(2005/11/22)。
李偉文。2006。〈政治不正確下的公共價值──原住民電視台台長是漢人?〉。(http://blogger.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6/08/31/98093.html)(2010/11/12)。
李偉文。2006。〈期盼建構一個公民性的原民台〉(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6/10/19/119776.html)(2010/11/12)。
林育卉。2006。〈將原民台還給原住民〉《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網站》(http://www.atj.org.tw/newscon1.asp?page=next2305)(2010/11/12)。
林金玉(娃郁)。2008。〈來自蘇格蘭高地的原音放送──BBC ALBA〉(http://rnd.pts.org.tw/p2/2008/0810/Scotland11.pdf)(2010/11/12)。
林金玉(娃郁)。2009。〈加拿大原住民族電視網 APTN 之發展與數位挑戰〉(http:// rnd.pts.org.tw/p2/2009/07/Canada%20APTN.pdf)(2010/11/12)
林金玉(娃郁)。2009。〈威爾斯 S4C 族群電視台的公共服務職責〉(http://rnd.pts.org.tw/p2/2009/06/S4C.pdf)(2010/11/12)。
林金玉(娃郁)。2009。〈紐西蘭毛利電視台之問責與績效衡量〉(http://rnd.pts.org.tw/p2/2009/06/maori.pdf)(2010/11/12)。
林金玉(娃郁)。2009。〈紐西蘭毛利電視法修法芻議〉(http://web.pts.org.tw/~rnd/p2/2009/10/Maori-Law%20Revice.pdf)(2010/11/12)。
林金玉(娃郁)。2009。〈愛爾蘭 TG4 之經營策略與數位化課題〉(http://rnd.pts.org.tw/p2/2010/04/TG4.pdf)(2010/11/12)。
林金玉(娃郁)。2009。〈愛爾蘭語電視台 TG4 的奮起〉(http://rnd.pts.org.tw/p2/2009/08/TG4.pdf)(2010/11/12)。
林金玉(娃郁)。2009。〈澳洲 ABC 之績效管理與問責〉(http://rnd.pts.org.tw/p2/2009/06/ABC%20Accountbility.pdf)(2010/11/12)。
林金玉(娃郁)。2010。〈來自蘇格蘭高地的原音放送─BBC ALBA〉(http://rnd.pts.org.tw/p2/2010/04/BBC%20ALBA.pdf)(2010/11/12)。
林金玉(娃郁)。2010。〈挪威 NRK 薩米廣播電視台之跨國媒體合作經驗分享〉(http://rnd.pts.org.tw/p2/2010/04/WITBC2010-NRK.pdf)(2010/11/12)。
施正鋒。2004。〈從多元文化主義看客家電台〉《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http://mail.tku.edu.tw/ cfshih/)(2010/11/11)。
施正鋒。2007。〈原住民族的文化權〉《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http://mail.tku.edu.tw/cfshih/)(2010/11/12)。
孫大川。2008。〈被綁架的主體?──台灣原住民族當前法政發展的檢討〉《台灣文學部落格》(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2036)(2010/11/12)。
烏 瑪 它 工 團 。2006。〈抗議原民台台長人選〉(http://blog.roodo.com/f1222113/archives/2097538.html)(2010/11/11)。
張十七。2008。〈2008 媒體公民會議記要(一):公民參與及公廣集團的進路〉《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6768)(2010/11/11)。
曹琬凌。2004。〈不只是 BBC,英將再增一公視〉《公共電視台研究發展部》(http://rnd.pts.org.tw/p2/2004/041014.htm)(2010/11/11)。
媒體改造學社、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08。〈媒體改造學社、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共同聲明:別讓林益世傷害公視──馬英九總統管管林益世,不要害公視!〉(http://www.twmedia.org/modules/news/print.php?storyid=548)(2010/11/12)
馮建三。2006。〈原住民族傳播政策與原住民族電視台〉(http://www3.nccu.edu.tw/~jsfeng/ptv2006b.doc)(2011/11/12)。
黃葳威 。 2008 。 〈從 『入 境隨 俗』 到 『賓 至 如歸 』──再 看多元 文 化 主義 〉(http://crn.nccu.edu.tw/researchMessage/WebApp/SpecialArticle.htm?IRID=746 )(2010/11/12)。
楊長鎮。2006。〈多元文化主義和血統主義的論辯 ──原民台長何以必須是原住民?〉(http://www.greenparty.org.tw/publication.php?itemid=604)(2010/11/12)。
楊峻傑。2006。〈主體性或專業 原民台的難題〉《生命力新聞》(http://www.newstory.info/ 2006/09/post_9.html)(2010/11/12)
管中祥。2007。〈讓原民台走向草根、獨立與公共〉《媒體改造學社電子報》(http://groups.google.com/group/media-reform/browse_thread/thread/314f44dc40171f6 )(2010/11/12)。
舞賽‧古拉斯、馬耀‧比吼。2006。〈拒絕當小丑 原住民應該唱自己的歌〉(http://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352)(2010/11/12)。
劉昌德。2004。〈媒體公共化之路長且遠──從三○年代美國公共廣播抗爭史看當 前 的 台 灣 公 共 化 運 動 〉 ( http://fcu.org.tw/activity/visit/pts/reference/ref03-1930- US.html)(2010/11/12)
鍾萬梅等。2006。〈紐西蘭及澳大利亞出國考察報告──訪問客屬社團及考察傳播媒體業務〉《政府出版資訊網》(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600867)(2010/11/12)。
羅世宏。2008。〈【傳播政策 ABC】監督公廣集團〉《媒體公民行動網》(http://www.nccwatch.org.tw/story/20080214/11589)(2010/11/12)。
林福岳。2009。〈原基會對於原視的責任〉《台灣立報》9 月 9 日,11 版。
阿洛‧卡力亭‧巴奇辣。2006。〈原民台台長是個漢人……〉《中國時報》8 月 9日,時論廣場。
迪路‧督渡伊。2009。〈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與利益迴避原則〉《台灣立報》9 月 14 日,11 版。
劉進興。2006。〈漢人台長無礙原民自主〉《中國時報》8 月 16 日,時報廣場。
簡妙如。2006。〈原住民真的發聲了嗎?〉《中國時報》 4 月 29 日,時報廣場。
公共電視策略研發部。2006。《96 年原住民族電視台營運企劃書》。台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以撒克‧阿復。2004。〈為何原住民族要自治?〉發表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制憲小組會議」。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會議室。
施正鋒。2005。〈台灣原住民族的政策與展望〉引言於台灣原住民族永續發展協會主辦「回顧與展望──原住民族基本法座談會」。台北:台灣大學工學院綜合大樓國際會議廳。3 月 13 日。
浦忠勝。2005。〈原住民族基本法與原住民族法制建構〉引言於台灣原住民族永續發展協會主辦「回顧與展望──原住民族基本法座談會」。台北:台灣大學工學院綜合大樓國際會議廳。3 月 13 日。
Althusser, Louis、陳越編(2003)。哲學與政治─阿爾都賽讀本。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Anaya, James S.(1996).Indigenous Peoples in International Law.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Benedict、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出版社。
Barbalet, J. M.、談谷錚譯(1991)。公民資格。台北:桂冠出版社。
Chomsky, Noam、江麗美譯(2003)。媒體操控。台北:麥田出版社。
Curran, James(ed.),Gurevitch, Michael(ed.),Woollacott, Janet(ed.)(1979).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London:Edward Arnold.
Danspeckgruber, Wolfgang(2001)。自我管轄(self-governance)與區域一體化模式─作為促進和平、穩定和繁榮的一種工具。民族區域自治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Fortner, Robert S.、龐文眞譯(1996)。國際傳播─歷史、衝突、和全球城市的掌控。台北:五南出版社。
Graves, Sherryl Browne(1999).Television and Prejudice Reduction: When Does Television as a Vicarious Experience Makes a Difference?.Journal of Social Issues,55(4),707-25.
Isin, Engin F.編、Turner, Bryan編(2007)。公民權研究手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Kymlicka, Will、鄧紅風譯(2004)。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公民權。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
MacBride, Sean(1980).Many Voices, One World: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Today and Tomorrow.Paris:UNESCO.
McChesney, Robert、謝岳譯(2004)。富媒體、窮民主─不確定時代的傳播政治。北京:新華出版社。
McQuail, Denis(1992).Media Performanc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Thousand Oaks, C.A.:SAGE.
McQuail, Denis、陳芸芸譯、劉慧雯譯(2008)。最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Roth, Lorna(2005).Something New in the Air: The Story of First Peoples Television Broadcating in Canada.Montreal: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Schiller, Herbert I.、劉曉紅譯(2006)。大眾傳播與美利堅帝國。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Smith, Linda Tuhiwai(1999).Decolonizing Methodologies: Research and Indigenous Peoples.New York:Zed.
Steven, Peter、孫憶南譯(2006)。全球媒體時代─霸權與抵抗。台北:書林出版社。
Stevenson, Nick、顧宜凡譯(2006)。媒介的轉型─全球化、道德和倫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Tamir, Yael、陶東風譯(2005)。自由主義的民族主義。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Taylor, Charles、李保宗譯(1998)。公民與國家之間的距離。文化與公共性,北京:
Taylor, Charles、董之林譯、陳燕谷譯(1998)。承認的政治。文化與公共性,北京:
ter Wals, Jessika(ed.)(2002).Racism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Mass Media: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and Examples of Good Practice in the EU Member States.Vienna:European Monitoring Centre on Racism and Xenophobia.
Therborn, Göran、陳墇津譯(1990)。政權的意識型態與意識型態的政權。台北:遠流出版社。
Tomlinson, John、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出版社。
Tully, James、黃俊龍譯(2001)。陌生的多樣性─歧異時代的憲政主義。台北:聯經出版社。
Wolf, Eric R.、賈士蘅譯(2003)。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台北:麥田出版社。
Young, Iris M.(1990).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Young, Robert J. C.、周素鳳譯、陳巨擘譯(2006)。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台北:國立編譯館。
公共電視策略研發部(2007)。追求共好─新世紀全球公共廣電服務。台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孔文吉(2000)。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台北:前衛出版社。
孔文吉(2007)。原住民籲天錄。台北:台灣原住民族生存發展協會。
孔文吉(1994)。原住民與傳播媒介之批判─建構原住民自決的反論述。全國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台北:
以撒克‧阿復(2007)。台灣原住民族非政府組織與原住民族權利運動─《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架構的社會改造工程。前瞻與決斷─認同‧委身‧成長:《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台北:
石忠山(2008)。多樣性、公平與正義─初探多元文化主義之族群差異權利論證。「全球競爭,民主鞏固與治理再造─2008 台灣新課題」學術研討會,埔里: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編、玄奘大學推廣部暨教資系編(2005)。學習型部落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李少南(2002)。國際傳播。台北:正中書局。
李宜澤(2008)。從抵抗到模擬─什麼是原住民族電視台的『風格』?。「2008 文化研究學會『樂‧生‧怒‧活:風格運動、生活政治與私眾社會』年會,台北:
李明峻、許介麟(2000)。國際法與原住民族的權利。政治科學論叢,12,161-88。
李金銓(1987)。傳播帝國主義。台北:久大文化。
李娜(2009)。歐美公共廣播電視危機與變遷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李道明(1994)。近一百年來台灣電影及電視對原住民的呈現。電影欣賞,12(3),55-64。
李謀榮(2001)。台北,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研究。
林火旺(1998)。公民身分─認同和差異。多元主義,台北:
林淑雅(2000)。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2005)。台灣原住民族政治與政策。台中: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孫大川(2000)。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經出版社。
高德義(1998)。爭辯中的民族權:國際組織、國際與原住民人權。心靈改革、社會重建、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張培倫(2002)。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張錦華(2008)。從原住民族傳播權的觀點─檢視大眾媒體如何再現原住民族。大眾傳播媒體中的原住民學術研討會,台北:
張錦華(1998)。多元主義與原住民傳播權益─以澳洲的原住民媒體政策為例。台大新聞論壇,5,36-59。
陳一香(2000)。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陳楚治(2008)。壽豐,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彭文正(2009)。客家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出版社。
彭懷恩編(1997)。90 年代台灣媒介發展與批判。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曾國峰(2005)。反思媒介研究中的多元概念。2005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傳播,台北:
程予誠(1998)。傳播帝國─新媒介帝國主義。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黃長玲(2005)。從差異政治的角度談原住民族政策的定位。議題與視野公共事務論壇,台北: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社。
黃凱昕(2004)。壽豐,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管中祥(2002)。從 Habermas 的溝通觀點在思考媒體傳播過程的權利意義。中華傳播學刊,2,185-220。
劉進興(2010)。『公視』事件全紀錄─光明與醜惡的鬥爭。當代,240,80-91。
鄭南榕基金會編(2005)。自由十講。台北:玉山社。
鄭瑞城(1993)。頻率與頻道資源之管理與配用。解構廣電媒體,台北:
憲法原住民族政策制憲推動小組編(2005)。憲法原住民族專章會議實錄。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魏玓(2005)。想像原住民媒體─從加拿大經驗看台灣原住民電視台的意義。「2005 年東台灣傳播研討會暨東台灣傳播論壇─原住民傳播主體性與媒體表現,壽豐:
魏玓(2006)。公共廣電的管制問題─並試論我國公共廣電集團與 NCC 之(可能)關係。中華傳播學刊,10,3-25。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