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住民自治區系列報導5》 虛擬自治區 沒錢沒權沒地
2011/02/23
「原住民自治區」是否能獨立於現有的行政區域外,原住民族仍有很大的疑慮。 (記者游太郎攝)
自治區的未來,可能只有天知道吧。 (記者游太郎攝)
何時可成立「原住民自治區」已成為原住民間的熱門話題,但除了太魯閣族等部落較集中的族群外,其他的族群出現不少質疑的聲浪,問題就出在「沒釋出土地權,如何落實自治」、「沒錢沒權沒土地」
等爭議上,未來是否能順利過關?仍存在不少的爭議和問題。
行政院院會通過「原住民族自治法」草案,明訂原住民可設立自治區政府及議會,但隨即有原民團體痛批,自治區與現有行政區域重疊,可能淪為「虛擬」的自治區,加上自治項目受限,沒有統籌分配款支持,這樣的「沒錢、沒權、沒土地」的自治法,根本有名無實,還不如不要。
憂漢人政府 反客為主
「台灣原住民族政策監督聯盟」認為,目前全國有三十個原住民鄉的鄉長,他們雖是原住民族,但不少鄉代會的成員以漢人居多,尤其是原住民和漢人混居程度高的花東地區,甚至鄉代會主席就是漢人,很可能因為配套措施不足,「到頭來讓漢人政府反客為主,瓜分原住民族的自治權!」這樣反而失去原住民自治的意義。
不過,也有原住民樂觀地說,雖然對原民會推出的自治草案並非完全滿意,但至少可將努力多年的原住民自治「推上一壘」,「先求有再求好」也是可以接受的選項。
目前原住民最擔心的是草案規定的「自治區」範圍,與目前縣市行政區重疊,未來的原住民自治事務面臨必須與縣市政府「分工」,且可能不再享有中央統籌分配款,很可能落到「沒錢、沒權、沒土地」,到最後變成是「虛擬的假自治」,不少人寧願維持現況,政府對原住民的照顧和優惠還多一些。
通過自治法 找立足點
面對成立自治區必須面臨的陣痛和種種問題,原民會主委孫大川曾無奈地說,這是原住民「最大的痛」,但推動原民自治必須顧及現實,自治區要跟縣市爭統籌分配款或爭地,勢必無法獲得縣市的支持,未來先藉由自治法完成立法,將原住民自治運動「推上一壘」,為原住民自治找到立足點,未來才能進一步推展更完善的自治制度,但這種論調能否得到廣大原住民族的認同,仍有待考驗。 (全系列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