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族火神祭 紀念民族英雄
2007/07/07
撒奇萊雅族今天下午將舉辦正名後第一次「火神祭」,圖為去年首次舉辦的照片。 (資料照,記者花孟璟攝)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原住民第十三族撒奇萊雅族,七日將舉辦正名後第一次「火神祭」,紀念一百二十九年前被清朝凌遲處死的民族英雄。這次活動還特別推出文化護照,設計廿五道關卡,通關者還有禮物拿,鼓勵民眾多認識撒奇萊雅族。
一八七八年發生的達固湖灣事件,撒奇萊雅人大本營達固湖灣部落,被清朝軍人攻破、焚毀,頭目Komod Pazik被一刀刀凌遲至死,妻子Icep
Kanasaw也被放在劈開的二片木頭中間,由清兵在上面將人踩死,血腥的鎮壓讓撒奇萊雅人流離失所。
經過一百多年,撒族人積極推動正名運動,去年七月首次舉辦「火神祭」,將二人追祀為火神、火神太,今年一月十七日,終於正名為台灣原住民族第十三族。
今天在花蓮市河堤祭場登場
今年火神祭系列活動,今天下午二時起在花蓮市德興運動公園的河堤圓形祭場(國福大橋旁)舉行,預計持續到晚間十一時。
推文化護照 設計廿五個關卡
撒奇萊雅族自治委員會委員長徐成丸說,下午活動以文化導覽為主,特別設計了「文化護照」,廿五個關卡包括「認識火神」、「神的印記」、「認識祭典」、「神話傳說」、「傳統服飾」、「認識祭品」等,由年輕族人為參加民眾導覽,廿五關卡只要完成十七關,可領取小禮物(限量五百份)。
主祭典則於日落後登場,參與者手持火把先進行「繞祭」,至綠、白、紅、黑、藍五色使者處接受祝福。五種顏色各代表不同意義,白色代表火神、紅色代表開啟靈魂、綠色代表除晦氣的刺竹、黑色代表用黑炭隱身讓惡靈無法靠近、藍色則代表止渴的甘露。
重頭戲火神祭典,由頭目、長老們把裝有火神、火神太,以花朵裝飾的「花棺」,抬入以竹子、茅草搭建的火神塔中焚燒火葬,完成祭典。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