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對台灣的意義
2007/06/22
■ 蔡百銓
「蘭嶼是國外嗎?」蘭嶼當然不是「國外」,卻是「化外」、「漢化之外」,漢化程度最淺。筆者也要質疑,此次橫渡黑潮,真正是「首航台灣」嗎?達悟族殖民蘭嶼至少已有五百年,他們的祖先能從菲律賓巴丹島渡海前來,五百年來卻不曾航到台灣,誰相信?
蘭嶼成立自治區,只聞樓梯響。自治區兼有文化與觀光(經濟)意涵。達悟族保存很高程度的舉世獨特的固有文化。舉例言之,達悟族有「惡靈祭」,認為人死後變成惡靈;有趣的是,菲律賓巴丹島居民在改信天主教以前,認為好人(貴族)死後,靈魂化成天上星星,壞人(平民)死後變成惡靈。二○○一年我訪問蘭嶼,會晤來自巴丹島的菲律賓國會議員與官員。達悟族長輩以其母語與日語載歌載舞歡迎,族人更以母語與巴丹島來賓溝通無礙。巴丹島民想要文化尋根,必須前來蘭嶼;這就好像想要體會中華文化,必須前來台灣,不是前往中國。
蘭嶼成立自治區,還有兩個賣點。蘭嶼原本蘭花遍野,如今據說「已被漢人採光」,其實在丘陵或比較偏僻之處,應該還可以找到倖存蘭花,以現代科技復育,根本不是問題。此外,蘭嶼鄰近綠島,可以觀光連結,形成旱鴨子台灣的獨特「海上樂園」。
此次達悟族「橫渡黑潮」,值得鼓勵推廣,激勵「鎖國」的旱鴨子台灣人跳海雄心。其實達悟族也可以駕扁舟橫渡巴士海峽,往返菲律賓巴丹島,實踐原住民特有的「穿越邊境權」(cross-border right)。蘭嶼成立自治區,與台灣形成「特殊兩國論」。甚至讓達悟族建立「蘭嶼共和國」,到聯合國替台灣國發言。台灣把花在番邦的外交勒索費省下來,開闢蘭嶼─台灣海底隧道,保證成為世界新聞。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