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中時] 番太祖定居原住民第一廟動土

番太祖定居原住民第一廟動土
20140720 04:10
廖肇祥/南投報導


噶哈巫族番太祖神像手拿番刀與矛,保護族人不被高山族侵害,但頭上的官帽,顯露原漢融合的足跡。(廖肇祥攝)


歌舞慶祝噶哈巫族人載歌載舞,慶祝「番祖廟」終於動土。(廖肇祥攝)

原住民也蓋廟?埔里鎮噶哈巫族的「番祖廟」19日終於動土,輾轉流離300年,噶哈巫的「番太祖」終於要有自己的棲身之所,族人載歌載舞慶祝。人類學者黃美英說,這間廟落成後,應該是台灣原住民族的第一間「廟」。

無家祖先流浪300

噶哈巫族是埔里地區的平埔族群,族人相信天地萬物皆有靈,主要信仰為祖靈;其中番太祖為埔里鎮蜈蚣里噶哈巫的重要神祇。相傳300多年前,住在仁愛鄉山區的高山族常下山出草砍人頭,番太祖是「戰神」,常常顯靈,手持番刀與戰槍擊退敵人,保護噶哈巫族人;族人根據印象,讓番太祖具像化,請漢人師傅刻了一座噶哈巫神尊。

但噶哈巫族並無蓋廟的傳統,番太祖沒有固定的家,跟隨著爐主輪流接受信眾的祭拜。耆老味輝震表示,今年年初幾位族人夢到番太祖說,不想再輾轉流離,希望能夠有間廟,固定接受十方大眾的供奉;族人開始籌建委員會,向十方大德善信募捐,終於在7月募集足夠款項舉辦動土儀式。

為讓番太祖開心,族人準備了生豬肉、生魚、生雞、生豬肝,還有用糯米做成的「阿拉粿」祭拜,族人牽起了手完成「牽田」儀式,吟唱古調;現場燒香、燒金紙、誦經的流程,讓賓客感到好奇,漢人的信仰似乎融入噶哈巫族。

宗教融入漢人文化

噶哈巫族青年潘正浩指出,該族的聚落鄰近漢人,有些宗教儀式融入漢人的文化,連番太祖神像的身旁,供奉的正是哪吒三太子;但噶哈巫族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與活躍的族群文化,官方應該列入台灣正式的原住民族。

穿官服手持刀與矛

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教授黃美英指出,噶哈巫族祭拜的「番太祖」濃眉大眼,穿耳洞,手上拿著番刀與矛,這樣的形體是很像平埔族;但身上穿著卻是清朝的官服,可能是雕刻師傅是漢人,將那個時代的祖先形象神格化,再賦予官銜的形體,用「廟」這個名稱是受到漢人的影響。

噶哈巫族散佈在埔里鎮4個聚落,番太祖祀奉在蜈蚣里,是4個聚落共同的神祇。黃美英指出,噶哈巫族漢化很深,也會燒香、燒金紙;但崇敬祖先,希望祖靈庇佑的投射心理是一樣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