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在地食物系統的重建
- 2012-6-21 21:00 作者:張瑋琦
生產、行銷與永續經營之機制
圖文■張瑋琦
台灣山區原住民部落的農業生產,受到政府政策的引導,一直以來都以高經濟作物的水果為主要作物。近年來受有機風潮及喝咖啡族群數量提升之影響,這類具有市場性的農產品受到重視,不少原住民部落考慮消費者的價值觀,而改種咖啡或符合主流社會消費需求的有機農產品。
然而,山區原住民多生活於山高多地震、土石流的環境脆弱帶,發展大眾食物系統的結果不但導致生態多樣性消失,地方自給自足系統也遭受破壞,一旦災難發生時,道路中斷,民生補給品卻必須依賴外援,更提高了原住民的生活風險。
傳統上,原住民的社會是一個注重集體生活規範的社會,其中,由於食物關係一個族群的存亡,因此食物可說是構成一社會生活集體性的核心物質。然而,在 殖民的過程中,食物的集體生產與共享體制遭致破壞,而外來的資本主義食物系統在部落並不帶有集體性,它滲透進各別的家庭,破壞原住民部落的食物生產與分配 法則,導致貧富的差距擴大,部落中的弱勢者喪失食物主權(food sovereignty)。
本研究認為,現代化社會底下的原住民部落食物主權的問題,是食物生產與分配的體系與結構的問題,而非一般所認為的個人資本與能力的問題,故本研究嘗 試提出「原住民主體經濟」的概念,以做為此一問題的解決之道,並以大安溪流域跨部落聯盟為例,探討部落主體經濟的模式是否有助於突破資本主義社會下個人功 利主義經濟的重圍,協助原住民重建維護部落食物主權的生產、消費及永續之食物系統?
原住民主體經濟
「原住民部落主體經濟」不同於一般所謂的原住民產業或原住民個人的事業,其具有以下幾點特色:1.它是與一社群(community)的生態、文化、社會及生計活動緊緊相連,以地方為基礎,以追求地方或社群的共同利益為目標的產業;
2.其經濟收益是建立在友善的行銷管道上,避免資本主義式的剝削關係;
3.其生產模式有益於維護社區與環境永續;
4.其經濟發展的結果有益於地方知識傳承、增進族群認同與自尊、賦權在地居民(local empowerment)以及促進族群間之平等和諧交流;
5.其利益的分配能促進部落福祉。
在地食物系統
原住民主體經濟的核心物質元素,傳統生計方式如狩獵採集、漁獵、移墾或可持續的農耕構成了原住民的傳統飲食系統(Kuhnlein and Receveur 1996,16: 417)。它是伴隨一地傳統的生活方式(life style)而產生的關於食物取得、製作和維持食物取得及環境永續的文化體系(ibid, 417)。圍繞著攝食行為,人們創造了相應的技術、物質文化、宗教、法律、習慣、交換體系以及社會關係網絡。因此,人類學者認為原住民傳統飲食系統的消 失,不僅意味著一地區/族群的飲食習慣改變,更意味著相關的民族生態知識傳承中斷,以及人類長期發展出來的適應生態的生活方式有了改變(Kuhnlein and Chan 2000, 20: 597)。由於原住民的日常飲食多從當地自然環境中取材,因此可以說是以最貼近土地的方式,適應環境的結果,且經常可在文化中可以找到相應的規範性以維繫集體之食物主權,故本研究認為其具有突破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個人功利經濟重圍之潛在特質,是發展原住民主體經濟的重要物質元素。
大安溪部落共同廚房
本研究對象是台中縣和平鄉大安溪流域沿線四個部落組成的共同經營組織──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廚房。大安溪位於台灣中部,東西走向,溪谷全長98公 里,泰雅語稱L'liung penux,為寬廣、平坦河流的意思,在台灣河川中是相當重要的一條河流;整條大安溪沿線總共有12個泰雅族部落,自古以來與大安溪維持非常緊密的關係。然而現代化及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部落自給自足的體系早已在被摧毁,外資進入大安溪流域承租原住民土地,種植高山經濟作物,如甜桃、柿及柑橘等,部 落居民淪為經濟市場的邊緣的農工或外流到都市成為勞動市場的底層,生活所得低,但生活成本卻很高(黃盈豪,2004)。超限利用的大安溪流域終至無法承受 大自然的反撲,1999年9月21日台灣中部發生震度7.3級地震,部落居民生存受到威脅。
地震後社工團體串連大安溪流域協助部落建立「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廚房」。考量到部落所需要的不僅是一個可以提昇居民生活所得的產業,更根本的需求是 一個得以降低生活成本、照顧食物主權的產業。因此,在了解部落的自然與文化資源條件後,社工團體選擇以部落農場的型式來協助部落恢復在地食物系統,除了維 持部落原有的經濟作物甜柿外,他們開闢了一些新農田,種植居民日常飲食所需的短期蔬菜及傳統作物,並以有機的方式生產。
在生產與分配的機制建構上,他們以泰雅族的傳統知識──Gaga為核心價值,推動部落「共作」,共同開闢農場、種植以及搭建部落共同廚房。「共作」 的收成一部份由部落居民「共食」,以及送餐到共同參與的大安溪沿線4個部落,照顧部落中的老人及行動不便者,保障部落弱勢者的食物主權;剩餘的收成提供 「部落共同廚房」製作原住民風味餐,供遊客食用。
部落共同廚房是一棟由部落居民共同搭建的竹屋所構成的地標式建築,這個空間是部落在地食物系統及飲食文化行銷的平台,遊客來到這裡聆聽簡報、享受泰 雅美食、體驗傳統織布或購買小米酒及季節性經濟作物甜柿,或接受部落安排住宿接待家庭、體驗星空下的原住民烤肉等。而這些商品販賣所得,除了提供生產者合 理的回饋外,盈餘亦做為維繫共同體永續經營之用。
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廚房的經營至今已超過十年,他們所建構的機制,使得部落的農業產業得以跳脫出資本主義的宰制,將在地食物系統的生產與行銷重新鑲嵌回地方生活的結構中,並得以實現「部落主體經濟」的願景。
結論
在現代化生產模式的影響下,部落傳統的生產-分配鍊被打斷,並被迫與工業社會的消費鍊結合。在此一過程中,以小規模生產為主的部落產業往往淪為資本主義經濟結構的底層。因此,現代化社會底下的原住民部落食物主權的問題,是食物生產與分配的體系與結構的問題,而非一般所認為的個人資本與能力的問題,為解決此一問題, 必須重新創造一個部落自主的分配機制來取代已被奪權的傳統的「頭目式再分配」體制,故本研究嘗試提出「原住民主體經濟」,做為這個創新機制的概念。
本文以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廚房探討此一創新機制之可能,指出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廚房在創設之初,即未將其生產置於資本主義的分工體系下,而是將其族群生活視為一個整體,以泰雅族所強調的「共同工作、共享食物」價值為核心,來構思其生產與分配系統。
在這個系統中,農業是主體經濟,提供養份支持部落文化的再生產,並串連起部落的一至四級產業活動。本研究發現,經由設計、管理以及利益分配,弱勢的原住民仍有機會脫離資本主義大眾市場的宰制,掌握自主權,建立一個有尊嚴的、符合族人利益的產業發展模式。
而這樣的產業發展與利益分配模式,往往不是模仿商業模式的原住民個體企業可達成的,反而如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廚房,以部落的傳統價值、慣習法規為基礎,重新建構一套生產與分配的機制,才更有可能發展出「以部落為主體的經濟發展模式」。
(本文2012年5月23日發表於第13屆民族生物學研討會,作者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部落廚房提供的泰雅風味餐,食材來自在地農場。
織布是在地的文化傳承、也是文化體驗。
消費者認養農田,支持社區照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