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出頭天╱杜美花有「藝」 憨兒添「織」識
2008/06/16
伯大尼之家編織老師杜美花,連小學都沒有畢業,卻在編織世界找到一片天。
(記者羅欣貞攝)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靠著好手藝,小學沒畢業也可以成為好老師!屏縣原住民婦女杜美花,唸到小二就因體弱而輟學,18歲結婚時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但她如今卻是屏東伯大尼之家憨兒編織班的老師,憨兒打包繩編出的手提袋,每月至少賣出50到70個。
54歲的杜美花是魯凱族人,出生後體弱多病,上學後還常在學校昏倒,媽媽認為,「反正不是男生,不要上學好了!」她的學歷就此停在小學二年級上學期。
18歲從霧台鄉嫁到三地門鄉德文村,杜美花回憶,那時連名字都不會寫,「光是杜的『木』在左邊還是在右邊,就困擾我很多年!」後來逼著自己多問多記,如今總算已學會寫名字、地址與簡單的字。
杜美花和先生柯文化生了4個孩子,她原在成衣廠當女工,民國74年夫妻進入屏東基督教伯大尼之家就業,她做清潔工、先生是司機,後來調至廚房服務,4年前院方發現她精通原住民編織,請她當憨兒老師。
「我連小學畢業證書都沒有,怎麼當老師?」杜美花惶恐地接下教職,每天在多元療育工場裡,帶著2、30歲的成年憨兒們,用五顏六色的打包繩,編出各種大小與形狀的手提袋、手提籃。
伯大尼之家執行秘書李韻珊說,編織班的孩子智能大約9歲,再難教的交給杜美花都能變成好幫手,杜美花的技藝是看著山上老人家編織,自學而成,畢業證書早在大自然與傳統文化中拿到了。
杜美花說,這群叫她「柯媽媽」的孩子就像她的小孩,師生邊玩邊學,一天平均可做出3、4個手工籃,一個月平均約賣出50到70個作品,多少挹注了療育工場經費,憨兒個個有貢獻。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