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1日 星期四

[博碩論文] 台灣原住民族群的「他者」影像再現 - 以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雜誌》為例


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92/碩士
研究生:陳右果
指導教授:唐士哲


摘要:  
        本研究以公共電視製播的《原住民新聞雜誌》為例,探索台灣原住民文化主體性建構的
一些策略及問題。本研究結合內容分析與影像論述分析,觀察原住民文化在此一節目中,文化建構的表現形式與內在社會意涵。
 
  內容分析發現此一節目在報導主題上,呈現出較嚴肅的族群政治與土地主權議題,佔了研究母體的三成半強;在新聞消息來源的引用上,原住民與此節目指涉的相對他者漢人的發聲比例也約佔八比二。顯然在節目製播的策略上,以較為嚴肅的正名(原住民如何被稱呼)與土地主權(土地到底是誰的)等議題,搭配引用部落族人的消息來源,訴求著在台灣的原住民族群,爭取的生存權益與社會位置能見度的迫切性與正當性。
 
  然而,當本研究進一步以論述分析追問,這些敘事主題如何被表現出來時,發現畫面黑白對比的昨非今是;新聞語藝使用上,政府概念的模糊化與概化、新聞句型的使用上也以類似隱藏加害者主詞的被動句。在此隱喻框架下,現在的過失巧妙的以過去的罪惡置換,而將族群的希望放在未來。
 
  總合整體節目的觀察,此一強調原住民族群主體性建構的節目,落入了一個相當矛盾的處境,亦即在以強調邊緣位置的原住民文化,做為切入族群文化討論的前提下,多元文化的價值被肯定為理所當然的同時,這種強調族群獨特的文化差異性鴻溝,也被同時強化了,結果竟也使得這種弱勢的現狀更為堅實。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