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蘋果]賽德克.巴萊 我方的歷史(李志德)

賽德克.巴萊 我方的歷史(李志德)

 
2004年10月,馬來西亞共產黨最後一任總書記陳平,出版了他的回憶錄《我方的歷史》。這個名字,點出了「視角」,往往是歷史書寫中的重要變數,饒富深意。借用陳平的概念,也可以這麼說:直到《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出現,賽德克族人才有了「我方的歷史」。


從1930年,霧社事件發生迄今,莫那魯道的面孔和霧社事件的本質,事實上也被政治宣傳機器扭曲了80年,而且還在持續進行中……。
去年10月23日,中國全國台聯舉辦了一場「台灣少數民族抗日史實圖片展」,其中自然少不了霧社事件。今年3月29日,莫那魯道的後人受邀出席了 台北忠烈祠的「春季國殤大典」。顯示不論國民黨或共產黨,到今天為止,仍然持續在中華國族的大帽子下,將霧社事件定性為「抗日行動」,把莫那魯道收編為 「抗日英雄」。
但這是歷史事實嗎?
台灣民主國的藍地黃虎旗在城牆邊倒下,一名日本軍官揮刀將它斬成兩斷。電影開頭,如實交代了1895年日軍佔領台灣時,中華民族起而反抗的歷史。但魏德聖導演卻保持了珍貴的清醒,沒有把這段漢人的「家國之痛」,理所當然地聯繫到霧社事件上。
「這些異族人真是不要命了,敢進到我部落門口。」保護獵場,是賽德克祖先的教訓。沒有任何史實證明,馬赫坡社的莫那魯道,對於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有任何與「中華國族主義者」相互感通的屈辱心理。

尊嚴遭殖民者踐踏

換句話說,莫那魯道反抗的動機,和大山外的那個民族國家全無關係;維護本族人的生存空間,以及做為一個自由人的尊嚴,才是逼使莫那魯道起而反抗日本的根本因素。在霧社事件中,對立和衝突的價值,僅存在於「原住民」和「皇民」之間,中華國族主義,在霧社事件中是沒有角色的。
《賽 德克.巴萊》在威尼斯影展首映後,獲得兩極評價。大陸新浪網的一篇影評認為,片中對於支撐部落民眾反抗的精神力量,「太過輕描淡寫」;更看不到賽德克男女 老少們一心赴死的背後,「是一種怎麼樣的力量在驅使著」。因此少了「歷史厚重感」,根本是一部「華而不實的偽史詩片」。
這是中華國族主義者很典型的疑問。但對賽德克族人而言,傳統生存領域的淪喪,加上做為一個人的尊嚴被殖民者無休止地踐踏,事實上就足以構成以死相搏的反抗理由。賽德克族並不是沒有足夠的抗日動機,只是其中沒有中華國族主義者熟悉的元素。
事實上,不只日本殖民者,早從漢人移民台灣以來,原本生存在島上的原住民,始終是被新移民和外來政權剝削的對象。
從最早用原住民不熟悉的交易地契,大筆大筆侵吞他們的土地;到國民政府遷台後,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迅速消失;最重要的傳統生存領域,更遭到國家機器無情侵奪。就連以傳統語言命名的權利,也要到1995年《姓名條例》修正後才獲得合法保障。
如 果明白原住民從清代到今天的處境,就不會覺得他們反抗的動機如此「薄弱」。史詩的厚重感一直都在那裡,端看觀影者有沒有一顆柔軟的心,設身處地去體會台灣 原住民族的處境。《賽德克.巴萊》挑戰的,正是兩岸執政者對霧社事件,牢牢掌控了數十年的話語權,更是對賽德克人的民族認同重新定向。
作者為媒體工作者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