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中時] 張明義 守著家鄉心就安

張明義 守著家鄉心就安
20140714 04:10
文/陳敏郎


張明義與老母守著父親留下來的老房子,母子連心活得自在。圖/陳信翰


多良車站是「台鐵最美麗的車站」,車站山上的多良部落面對太平洋,有著遺世孤立的滄桑。圖/陳信翰


多良車站是「台鐵最美麗的車站」,車站山上的多良部落面對太平洋,有著遺世孤立的滄桑。圖/陳信翰

「選擇在晴空萬里的這一天,我背著釣竿獨自走到了東海岸,徜徉在海邊享受大自然的清新,忘卻所有的煩憂,心情放得好輕鬆...啊嗚,海洋...」清脆的吉他聲,聽著金曲歌王陳建年清亮的嗓音,鹹鹹的海水彷彿正打在心頭。

他的家,與海洋為伍,和卑南山脈為鄰;他的家,在太平洋邊500公尺懸崖上。張明義,是他的漢名,排灣族名叫「巴好藍.龍龍」,45歲的他,未婚,有女友,和76歲的老媽住在遠眺太平洋的多良部落。

張明義是向陽木工坊廠長,除了木工,日本料理更是絕活。八八風災讓他收起「沙西米刀」,走出廚房轉向木工場。回家的路,他走的很自在。

6個姊妹分別在台東和高雄討生活,老爸去世得早,媽媽一個人在家,需要有人照顧,加上自己又是公東老校長黃清泰的學生,既可以回鄉就業,又可以陪陪老媽,「龍龍」說:「就這樣回來了。」

在向陽木工坊一待4年,張明義看到木工坊的隱憂。木工是勞力密集產業,缺人,機器會停擺,產出會中斷。他說,木工坊的名額雖然現在額滿,但大多是3540歲的人在做,缺少20幾歲的年輕人銜接,斷層問題不能不重視。

看看這個人口嚴重外移的多良部落,張明義的憂心其來有自。整個部落只有50戶,100多人,老人居多,全村最少有500人離鄉背井在外打拚。問張明義全村有幾個小孩?他開始數,123....8個,全村有8個小學生,這「8小福」無疑是多良的棟樑。

他說,在這個懸崖邊上的部落,村民種植生薑、南瓜、小米和樹豆,3個月收成1次,賺不到什麼錢,他常勸村民回來部落學木工,不管是不是到向陽,有技術才有錢賺。他擔任廠長,月薪25000元,夠用了,而且媽媽看得到兒子,心就安。

有個笑話這麼說,在台東原住民部落的檳榔攤,招牌寫的是:「賣檳榔的啦!」,充份展現原住民的隨性幽默。問張明義媽媽:「你們的姓巴好藍,有什麼特別典故?」黃媽媽的答案是:「祖先取的啦!」哈哈,古錐的歐巴桑。

烈日下,黃媽媽嚼著檳榔,戴著「時髦」的太陽眼鏡,砍木材生火煮花生。14個孫子、7個曾孫,她已是「阿祖」等級,每年過年子孫回家,老老少少坐滿5桌,此時此刻,張明義就會勸兄弟姊妹搬回家吧,家鄉有工作做了。

多良部落的在地就業種子正在發芽,太平洋的風與浪濤聲,是他們最熟悉的節拍,卑南山脈下的部落風情,需要排灣族人代代相傳。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