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A28/時論廣場 2012/08/31
正視原住民的文化資產
【關華山】
筆者向來認為,充分認清我們自己的文化資產之特質與價值,是為
貫穿保存工作最基本的主軸。台灣有形、無形文化資產可分幾大塊:
漢人(中華文化,含閩、客地域特色)、南島系原住民的文化,以及
荷西、日本殖民期之「殖民化」,以及之後的「現代化」,再加地下
、水下考古的史前「文化層」。這幾大塊的文化資產,社會大眾、政
府官員對其特質與價值的了解近年雖大有進步,但仍有不足之處,以
致《文資法》推動三十年,力有未逮。
譬如:考古遺址妨礙了開發,民代認為那只是前人的「垃圾」;出
土的「人骨」、「石棺」也被認為「大不吉利」。然而,其中最大項
的還是不夠了解原住民各族群的文化。
近年的確大眾已漸知原住民有泰雅、排灣、布農…等族,但是看了
《賽德克.巴萊》,恐怕並不能全然了解大泰雅族人gaga(gaya)的 祖靈觀、道德觀…,以致無法進入族人的「世界」,產生深刻共鳴。 根本原因就在於台灣南島系族群的傳統文化比較「原初」(primiti ve),現代人難理解,除非具備些人類學的知識。這裡的「原初」指 的是什麼呢?人類文明進程中,由血緣親屬所組成之採集狩獵群隊,
是舊石器時代的人群組織。進到農業興起的新石器時代,人們才定居
,逐漸組成「部落社會」,再進化即有領主,以至國家出現。換言之
,台灣原住民一直是「寡民」,不曾成為「小國」。
台灣南島系民族又分了眾多人口更少的族群,依學界分類,平埔族
之下約十族,高山族至少分九族。若以現今「文化創意」言,各族群
以如此小的人口,在台灣如此狹隘的土地上創造了如此多樣的文化系
統,族人可分別依之「安身立命」,完全沒有「征服一統」的觀念,
顯然是令人敬佩的。因為泛靈、祖靈信仰促使他們視「敵首」為增加
我部落靈氣之重要祭祀對象。這是一種個人生死與部落大我生存聯絡
的一種信仰叢結,與歷史上封建王國、帝國、現代國家彼此殺戮之冷
血、殘酷、邪惡,完全不可相提並論。
在我們讀多了歷史改朝換代殺戮史,以及看多了現今影劇打打殺殺
的「現代人」,自然難進入「原初」的原住民族的「世界」。這正是
《賽德克.巴萊》與《阿波卡獵逃》二影片最大的差異。《阿》片是
「大領主」或「國」欺負小部落,主角一家三口逃入深山,而土著王
國又要面臨更強大的征服者。《賽》片卻是小部落受逼迫屈辱之後,
要「出草」殖民帝國,以迎接自己設定的悲壯之集體終結。因此,《
阿》片為大眾理解,而《賽》片卻難引起共鳴。
我們的原住民各族以如此小的人口創發出多樣的自圓之文化系統,
其文化資產自然是「稀有種」。我們豈能不好好尊重,作好保存工作
,盡心詮釋、教導、傳承給我們的後代?以下有二具體建議:
一、《原住民自治區法草案》已送入立法院,其中明載各族自己將
承擔更大的責任,保存維護自己的文化資產。但是過去,「文建會」
與「原民會」相敬如賓,並沒有像與「客委會」那樣分工合作。以致
原住民參與政府主導之文資保存工作多是間接被動的,且常被忽視,
包括日前的「文化國是論壇」原住民未見受邀。因此,建議「文化部
」與「原民會」二方應主動就文資保存及早洽商合作事項。譬如原住
民人口多的縣市,文資審議委員會應聘請一定數目原住民擔任委員,
讓各族一些菁英或青年,可及早參與、熟練文資保存之機制。
二、美、加、澳、紐等國均有國家博物館設置「正式的」原住民文
物收藏與常設展,以確立本國文化種屬的主要內容。就此而言,國立
台灣博物館雖於日治期收藏諸多原住民文物,但受限空間,多置於倉
庫,並沒有完整正式的展出。而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或自然科學博物
館及台灣歷史博物館雖建置了原住民的一些展示,均不夠「正式」,
且無大宗收藏。這樣多頭馬車對待原住民之文物,只顯出政府「有心
」,卻沒有「正視」。
了解原住民各族群文化的珍貴價值,繼而「正視」為我國重要文化
成分,發願「正式」的好好對待,不該是大家眼前一項重要的時代任
務嗎?(作者為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