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

[博碩論文] 臺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化之現況探討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101/碩士
研究生:徐玉芳
指導教授:陳俊斌

摘要:
在研究過程中接觸了許多臺灣原住民音樂,且在資料蒐集中體會到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重要與深具意義。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能提供較深入的臺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化之現況。
本文先從數位化之技術層面展開探討民族音樂學的臺灣原住民音樂、田野調查資料,與科技、傳播媒體的相互關係,並分析後設資料庫對於技術層面整合的重要性。
臺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化或典藏的資料來源,大多源自於日治時期和民歌採集運動時期的二筆歷史資料,除此之外,還另有民間或私人團體提供其珍藏給予數位化,但有些資料因年代久遠,其正確性無法考據,若能透過參與田野調查的學者們所撰寫之田野筆記,便能窺探資料的正確性。在瞭解資料的正確性後,方能探討臺灣原住民音樂資料所呈現的內容,如人聲、樂器與祭儀等等,並以之作為奠定臺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的音樂基礎。
臺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所展現的內容,也是臺灣原住民音樂再現的展示,本文以目前已完成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臺灣原住民音樂典藏的「台灣社會人文電子影音數位博物館」、「原音之美-阿美族與排灣族歌謠數位典藏」、「原音之美-達悟(雅美)族與魯凱族歌謠數位典藏」及「蘭嶼與媒體文化數位典藏」做為瞭解目前臺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化的動向,以之作為探討數位化近況的依據。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王櫻芬(2008),《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台灣音樂調查(1943)》,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王櫻芬、劉麟玉(2008),《戰時的聲音1943:黑澤隆朝高砂族的音樂復刻-暨漢人音樂》,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
王嵩山(2001),《台灣原住民社會與文化》,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方銘健(1997),《藝術、音樂情感與意義》,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史惟亮(1967),《論民歌》,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史惟亮(1974),《音樂向歷史求證》,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史惟亮等(1987),《一個音樂家的畫像》,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期刊部。
巴奈.母路、孔吉文﹙2002﹚,《原音繫靈-原住民祭儀音樂論文選》,花蓮縣:財團法人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
巴奈.母路(2010),《阿美族祭儀中的聲影》,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巴奈.母路(2004),《靈路上的音樂:阿美族里漏社祭師歲時祭儀音樂》,花蓮縣:財團法人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
田哲益(2002),《台灣原住民歌謠與舞蹈》,台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米甘幹.理佛克(2003),《原住民族文化欣賞》,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亦園(1982),《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
阮昌銳、李永裕(2007),《台東縣原住民文化圖錄:祭儀篇》,台東縣:台東縣政府文化局。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臺灣地區民族音樂之現況與發展座談會實錄》, 台北市:民族音樂中心籌備處。
呂炳川(1979),《呂炳川音樂論述集》,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呂炳川(1982),《台灣土著族音樂》,台北市: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呂鈺秀(2003),《臺灣音樂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呂鈺秀(2007),《蘭嶼音樂夜宴》,台北:南天書局。
呂鈺秀(2009),《音樂學探索:臺灣音樂研究的新面向》,台北:五南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
呂錘寬(2005),《臺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呂錘寬(2007),《臺灣傳統音樂概論.器樂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呂錘寬(2007),《台灣傳統音樂現況與發展》,宜蘭縣: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吳嘉瑜(2002),《史惟亮:紅塵中的苦行僧》,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余顯強、蔡順慈(2011),《數位典藏導論》,台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季桂保(2002),《布希亞》,台北市:生智文化業有限公司。
明立國(1992),《臺灣原住民的祭禮》,台北市:臺原出版社。
明立國(2002),《呂炳川:和弦外的獨白》,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建成(2002),《台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吳榮順(1999),《魯凱族歌》,高雄縣: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吳榮順(1999),《台灣原住民音樂之美》,台北市: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榮順(2010),《重返部落 原音再現:許常惠教授歷史錄音經典曲選(一)》,宜蘭縣: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吳榮順、曾毓芬(2007),《我用生命唱歌:布農族的音樂故事》,南投縣: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洪貞玲(2011),《原地發聲:數位典藏故事書》,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胡芝瑩(2001),《霍爾》,台北市:生智文化業有限公司。
胡台麗、劉俊雄(1987),《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胡台麗、劉俊雄(1989),《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胡台麗、劉壁榛(2010),《台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胡台麗、錢善華、賴朝財(2001),《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台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浦忠勇(1993),《台灣鄒族民間歌謠》,台中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許功明(1993),《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台北縣:稻鄉出版社。
許功明(1994),《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台北縣:稻鄉出版社。
許常惠(1984),《多采多姿的民族音樂》,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許常惠(1986),《現階段台灣民謠研究》,台北:樂韻出版社。
許常惠(1987),《追尋民族音樂的根》,台北:樂韻出版社。
許常惠(1987),《民族音樂論述稿(一)》,台北:樂韻出版社。
許常惠(1988),《民族音樂論述稿(二)》,台北:樂韻出版社。
許常惠(1990),《音樂史論述稿(一)》,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許常惠(1991),《台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許常惠(1992),《民族音樂論述稿(三)》,台北:樂韻出版社。
許常惠(1993),《民族音樂學導論》,台北:樂韻出版社。
許常惠(1994),《音樂史論述稿(二)》,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許常惠(1999),《民族音樂論述稿(四)》,台北:樂韻出版社。
許常惠、呂錘寬、鄭榮興(2002),《台灣傳統音樂之美 》,台中:星辰出版有限公司。
黃靖斐(2004),《錄影音帶類檔案保存修護》,台北市:檔案管理局。
夏本奇伯愛雅(1996),《雅美族的古謠與文化》,台北市:常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夏本奇伯愛雅(2011),《雅美族歌謠:古謠》,新竹市:交通大學出版社。
夏本奇伯愛雅(2011),《雅美族歌謠:情歌與拍手歌》,新竹市:交通大學出版社。
楊沛仁(2001),《音樂史與欣賞》,台北市:美樂出版社。
張秀美(2003),《從苗栗發聲 苗栗縣泰雅族.賽夏族原住民部落歌謠》,苗栗縣:苗栗縣文化局。
黃均人、黃予祈、曾子嘉、江巧雯、陳秀華、張思瑩(2011),《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影音資料》,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葉龍彥(2001),《台灣唱片思想起》,台北縣蘆洲市: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茜(1980),《台閩少數民族的複音民歌》,台北市: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劉秀美、魏美玲、賴奇郁、蘇宇薇(2011),《火光下的凝召》,花蓮縣:花蓮市公所。
陳美玲(1999),《魯凱之歌》,屏東縣: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陳美玲(1999),《排灣之歌》,屏東縣: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陳和琴(2001),《Metadata與數位典藏之探討》,台北市:大學圖書館。
陳雨嵐(2004),《台灣的原住民》,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郁秀(1996),《音樂臺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陳郁秀、孫芝君(2000),《張福興-近代台灣第一位音樂家》,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陳東園、郭良文(2010),《數位傳播概論》,台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陳啟成(2003),《藝術與人文》,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張絢(1996),《屏東縣音樂發展概說》,屏東縣: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郭良文、林素甘(2009),《全球在地文化探討—通識觀天下》,台北:秀威出版社。
謝俊逢(1994),《民族音樂論集(1)》,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謝俊逢(1998),《民族音樂論:理論與實證》,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簡扶育(2003),《祖靈昂手出列:台灣原住民族群像》,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永橙、黃國倫、邱志義(2007),《數位典藏技術導論》,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
鄭德淵(2003),《音樂的科學》,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顏文雄﹙1989﹚,《中國音樂文化與民謠》,台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西文書目
Clifford, James(1996). 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lifford, James and George, E .Marcus(1986). Writing Cultur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avid, M. Fetterman﹙1989﹚.“Step by Step”. Ethnography. London:Sage.
Hall, Stuart(1997). Representation . London:Sage.
Hall, Stuart、Hobson, Dorothy、Lowe, Andrew、Wills Paul(1992). Culture, Media, Language. Cambridge:Great Britain University Press.
McLuhan, Marshall & Powers, Bruce R.(1989). The global village:transformations in world life and media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Luhan, Marshall(1964). 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Signet Book.
Sheth,A & Klas,& W.Ed.(1988). Multimedia data management:Using Metadata to integrate and apply digital media. New York:MCGraw-Hill.
Tapscott Don(1996). The digital economy: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telligence . New York:McGraw-Hill.
Thurasinhham, B.(2001). Managing and mining multimedia datebase.Boca Raton,FL:CRC Press.

中文期刊
王櫻芬(2004),〈戰時台灣漢人音樂禁止和「復活」:從一九四三年「台灣民族音樂調查團」的見聞討論基礎〉,《台大文史哲學報》,第61期,頁1-24。
王櫻芬(2005),〈殖民化與全球化:從日治時期音樂學者的調查紀錄看台灣原住民音樂的變遷及其成因〉,《民俗曲藝》,第148期,頁43-102。
王櫻芬(2008),〈聽見台灣:試論古倫美唱片在臺灣史上的意義〉,《民俗曲藝》,第160期,頁169-193。
丘延亮(1967),〈現階段民歌工作的總報告〉,《草原雜誌》,第2期,頁55-81。
史惟亮(1967),〈阿美民歌分析〉,《音樂學報》,第5期,頁17-22。
史惟亮(1967),〈台灣山地各族民歌之特性(一)〉,《音樂學報》,第10期,頁17-22。
史惟亮(1968),〈台灣山地民歌調查研究報告〉,《藝術學報》,第3期,頁88-109。
江冠明(2002),〈林清富:我把心愛收藏留給了臺灣〉,《新臺灣新聞周刊》,第337期。
李哲洋(1976),〈漫談黑澤隆潮與台灣山胞的音樂-研究台灣山胞音樂的第一塊穩固的踏腳石〉,《全音音樂文摘》,第5卷,第1期,頁90-98。
李哲洋(1987),〈民樂在音樂教育上的新評價〉,《全音音樂文摘》,第11卷,第8期,頁146-153。
李哲洋(1993),〈山胞音樂提示〉,《臺灣的聲音-台灣有聲資料庫》,第2期,頁26-31。
呂炳川(1974),〈台灣土著族之樂器〉,《東海民族音樂學報》,第1期,頁85-203。
呂鈺秀(2004),〈北里闌歷史錄音資料簡介〉,《民音所研究通訊》,第1期,頁14-15。
呂鈺秀、孫俊彥(2008),〈北里闌與淺井惠倫的達悟及馬蘭阿美錄音聲響研究〉,《臺灣音樂研究》,第6期,頁1-30。
呂鈺秀、孫俊彥(2007),〈傳統的樣貌-臺灣原住民音樂形式傳承與傳統意識建構〉,《止善》,第2期,頁21-42。
范揚坤(1993),〈「民歌採集運動」中的原住民諸族音樂調查〉,《臺灣的聲音-台灣有聲資料庫》,第2期,頁38-48。
柳小茵(1967),〈最長的錄音〉,《現代月刊》,第15期,頁40-41。
孫俊彥(2008),〈馬蘭阿美族口簧琴與弓琴之比較研究〉,《臺灣音樂研究》,第7期,頁33-56。
孫俊彥(2007),〈淺談阿美族音樂中的性別與年齡區辨〉,《樂覽》,第99期,頁59-63。
孫俊彥(2007),〈親膩細緻的口簧藝術〉,《樂覽》,第98期,頁27-31。
許常惠(1969),〈臺灣民謠之研究〉,《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3期,頁81-110。
許常惠(1993),〈台灣原住民音樂採集回顧〉,《臺灣的聲音-台灣有聲資料庫》,第2期,頁12-25。
陳隆(1960),〈臺灣音樂採集日記〉,《幼獅文藝》,第159期,頁208-221。
陳亞寧、陳淑君、江蕙英、唐其慶(1999),〈數位圖書博物館的資訊基礎建設〉,《圖書館與資訊科學25》,頁71-90。
陳俊斌(2009),〈「唱片時代」的阿美族歌聲:以黃貴潮「臺灣山地民謠」為例〉,《臺灣音樂研究》,第8期,頁1-30。
陳光興(1991),〈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第65期,頁18-30.
黃貴潮(1990),〈阿美族歌舞簡介〉,《臺灣風物》,第40卷,第1期,頁70-90。
黃貴潮(1993),〈阿美歌族舞簡介〉,《臺灣的聲音-台灣有聲資料庫》,第2期,頁32-37。
黃宜衛(1988),〈五個消災祈福的阿美族祭儀〉,《臺灣風物》,第38卷,第1期,頁99-112。
黃嘉德(2009),〈排灣族大社村的歌謠音樂特徵〉,《臺灣音樂研究》,第9期,頁128。
黃維成、黃成峰、段永輝(1964),〈日月潭邵族之杵歌〉,《東海民族音樂學報》,第1期,頁238-239。
葉娜(2003),〈台灣的新里程碑:(音樂)文化資產保存(上)〉,《民音所研究通訊》,創刊號,頁9-10。
葉娜(2004),〈台灣的新里程碑:(音樂)文化資產保存(下)〉,《民音所研究通訊》,第1期,頁4-5。
廖珮如(2005),〈「民歌採集」運動的再研究〉,《臺灣音樂研究》,第1期,頁47-98。
郭良文、林素甘(2010),〈參與式傳播觀點反思蘭嶼數位典藏之歷程〉,《新聞學之研究》,第102期,頁151-175。
郭良文、林素甘(2012),〈典藏人之島(Ponso no Tao)蘭嶼媒體文化數位典藏〉《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58期,頁16-20。
劉克浩(2009),〈臺灣原住民口簧琴的變遷與適應-樂器製作與音響運用的轉化〉,《臺灣音樂研究》,第8期,頁61-82。
蔡政良(2007),〈Makapabay a calay(美麗之網):當代都蘭阿美人歌舞地生活實踐〉,《民俗曲藝》,第156期,頁31-83。
駱維道(1974),〈民謠蒐集日記〉,《東海民族音樂學報》,第1期,頁226-237。
謝杰廷(2007),〈聽見1933年的「跳舞時代」-以敘事的時間性探論臺灣日治時期現代機械與技術的意涵〉,《臺灣音樂研究》,第4期,頁39-54。

英文期刊
Lange, Barbara Rose(2001),“Hypermedia and Ethnomusicology”,Ethnomusicology,Vol,45.No.1.pp.132-149.
Reily, Sazel Ana(2003),“ETHNOMUSICOLOGY AND THE INTERNET”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Vol,35.pp.187-189.

研討會論文
三本貴子(2005),〈時光膠囊:北里闌蠟管的歷史與內涵〉,《音樂的聲響詮釋與變遷》,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頁35-80。
山口修(2009),〈田野採集者在數位時代中的責任:以帛琉1960年代的錄音為例〉,《2009臺灣音樂學論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頁14-15。
王琳(2007),〈排灣族儀式音樂保存:以土坂村、正興村排灣族收獲祭為例〉,《2007南島樂舞國際學術研討會》,臺東市:臺東縣政府,頁202-220。
王櫻芬(2007),〈戰爭帶來的契機:黑澤隆潮臺灣音樂的調查經過及成果〉,《2007南島樂舞國際學術研討會》,臺東市:臺東縣政府,頁90-104。
少妮謠、久分勒分(2007),〈排灣族樂器之探討〉,《2007南島樂舞國際學術研討會》,臺東市:臺東縣政府,頁30-45。
片岡裕(2005),〈如何重現愛迪生留聲機中的古老聲響〉,《音樂的聲響詮釋與變遷》,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頁1-34。
呂鈺秀(2007),〈台灣達悟族舞之探討〉,《2007南島樂舞國際學術研討會》,臺東市:臺東縣政府,頁18-28。
宋振華、陳宥光、葉文熙、曾耀德(2003),〈數位學習內容保護技術及數位版權管理機制〉,《2003數位內容創意加值研討會論文集Ⅰ》,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頁187-247。
吳榮順(2001),〈傳統音樂的即興-以台灣原住民為例〉,《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族音樂中心籌備處,頁120-133。
林杉樹(1998),〈海洋民族的歌聲 雅美族〉,《原住民音樂世界研討會論文集》,花蓮縣: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頁19-41。
林素甘、郭良文(2011),〈雅美(達悟)歌謠的數位典藏與應用〉,《2011臺灣音樂學論壇論文集》,頁1-4。
柯玉玲(1998),〈魯凱族婚禮、喪禮中的哀歌之初探〉,《原住民音樂世界研討會論文集》,花蓮縣: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頁169-202。
陳良弼、吳宜鴻、陳宏鎮、李珍炘、簡敏紘(2003),〈原住民音樂之樂句分析〉,《第三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頁187-192。
陳俊斌(2007),〈Naluwan Haiyang-台灣原住民音樂中聲詞(vocable)的意義、形式、與功能〉,《2007南島樂舞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市:台東縣政府。
張文熙(2006),〈數位保存營運實務理論之初探〉,《第五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頁139-142。
孫俊彥(2008),〈臺灣民族音樂調查團(1943)在馬蘭阿美調查成果之考證與再研究〉,《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2008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頁1-31。
孫大川(1998),〈原住民樂教文化及其發展〉,《原住民音樂世界研討會論文集》,花蓮縣: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頁13-19。
高玉珠(1998),〈排灣族鼻笛歌謠〉,《原住民音樂世界研討會論文集》,花蓮縣: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頁203-211。
浦忠義﹙2007﹚,〈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現況與未來發展〉,《從數位典藏到數位學習-臺灣原住民地文化傳承》,台北:原住民委員會,頁17-24。
許瑞坤(2001),〈許常惠對臺灣原住民音樂的研究與貢獻〉,《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族音樂中心籌備處,頁203-214。
許常惠(1998),〈1966-1967民歌採集運動中,原住民音樂採集的回顧〉,《原住民音樂世界研討會論文集》,花蓮縣: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頁9-12。
章忠信(2003),〈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中所涉及著作權問題研析〉,《2003數位內容創意加值研討會論文集Ⅰ》,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頁51-60。
黃貴潮(1998),〈阿美族的兒歌世界〉,《原住民音樂世界研討會論文集》,花蓮縣: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頁102-116。
黃均人(2009),〈音樂典藏與數位對話〉,《2009臺灣音樂學論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頁100。
潘英海﹙2006﹚,〈關於數位典藏永續經營的思考:以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為例〉,《第五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頁9-14。
錢善華、林道生(2001),〈南勢阿美月眉部落豐年祭的文化探討〉,《文建會民族音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族音樂中心籌備處,頁301-316。
錢善華(2011),〈原住民族音樂出版計畫-以帛流傳統音樂為例〉,《原住民傳統智慧創作與數位典藏學數研討會》,台北: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頁80-95。
蔡曼容(2001),〈溯流與探源-日治時期竹中重熊對原住民音樂的研究〉,《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族音樂中心籌備處,頁228-251。

翻譯著作
古野清人(年代不詳),《台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邱婉奇譯,台北市: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尚.布希亞(1998),《擬仿物與擬像》,洪淩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伊能嘉矩(1996),《台灣踏查日記》,楊南郡譯,上下冊,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烏居龍藏(1996),《探險台灣:烏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楊南郡譯,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喬治.馬克思、麥可.費雪(年代不詳),《文化批判人類學:一個正在實驗的人文科學》,林徐達譯,台北縣:桂冠出版社。
黑澤隆朝(1967),〈關於臺灣的民族音樂〉,《音樂學報》,第6期,頁12-20許常惠譯,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David, Holmes(2009),《媒介、科技與社會:傳播理論的面向》,趙偉妏譯,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Frank, Webster(2006),《資訊社會理論》,馮建三譯,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Hall, Stuart(2003),《表徵:文化意象語意指實踐》,徐亮、陸興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John, Fiske(2002),《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譯,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Nick , Stevenson(2008),《媒介、文化與社會理論》,趙偉妏譯、陳晏茵、陳秉逵譯,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Selden, Raman(2000),《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在》,劉象愚、陳永國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Scott, Lash(2007),《資訊的批判》,許夢芸譯,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Tim, Dant(2009),《社會批判與文化》,曾佳婕譯,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報紙上之專文
史惟亮,〈維也納的音樂節(中〉,《聯合報》,1967年6月21日,版2。
史惟亮,〈民歌採集東隊日記〉,《台灣新生報》,1967年8月24日,版5。
史惟亮,〈民族音樂文化的保衛與發揚〉,《台灣新生報》,1967年7月10日,版5。
許常惠,〈民歌採集隊西隊日紀〉,《台灣新生報》,1967年8月4日,版5。
許常惠,〈民歌採集隊西隊日紀〉,《台灣新生報》,1967年8月2日,版5。
許常惠,〈我為什麼要蒐集民謠〉,《台灣新生報》,1967年7月10日,版5。
許常惠,〈台灣民歌〉,《新象藝訊週刊》,1981年7月1日到7月7,第71期,版5。
曾欣怡,〈【數典達人】社區發展的數位典藏經驗-「大文山」到「蘭嶼」〉,數位島嶼電子報。
范寄韻,〈重建我國民族音樂的構想〉,《台灣新生報》,1967年7月10日,版5。
葉國淦,〈採集民俗歌謠東台山行日記(一)〉,《小世界》,第137期,1967年8月20日,版3。
葉國淦,〈採集民俗歌謠東台山行日記(二)〉,《小世界》,第138期,1967年8月19日,版3。
葉國淦,〈採集民俗歌謠東台山行日記(三)〉,《小世界》,第139期,1967年8月26日,版3。
葉國淦,〈採集民俗歌謠東台山行日記()〉,《小世界》,第140期,1967年9月2日,版3。

碩士論文
孫俊彥(2001),《阿美族馬蘭地區複音歌謠研究》,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音樂學組,碩士論文。
徐淳瑄(2006),《音樂數位典藏的製造、採集與再現-一個民族音樂學的觀點》,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欣怡(2005),《傳播媒體數位典藏「後設資料」分析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碩士論文。

電子文獻
山海文化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http://aborigine.cca.gov.tw/main.asp。
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http://ianthro.tw/。
來去音樂網:http://comemusic.com/index.php。
音樂數位博物館:師大音樂六十年數位典藏計劃:http://archive.music.ntnu.edu.tw/music/intro-about.html。
原住民數位博物館:http://www.dmtip.gov.tw/News/Content.aspx?NewsID=24。
原住民傳統智慧創作保:http://rimh.ncfta.gov.tw/rimhnew/nintro.asp。
原住民教育:http://3d.nioerar.edu.tw/2d/native/course/course_0101.asp。
原音之美-台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計畫:http://archive.music.ntnu.edu.tw/abmusic/concert.html。
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ca.gov.tw/ccahome/。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http://www.museum.org.tw/index.htm。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計畫網站:http://www.ndap.org.tw/。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國家型科科技計畫:http://www.teldap.tw/。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計畫百科:http://wiki.teldap.tw/。
阿莫說故事-臺灣原住民口傳故事:http://amostory.dmtip.gov.tw/index.htm。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http://www.sight-native.taipei.gov.tw/MP_cb01.html。
臺灣原住民族知識資源網:http://www.tipp.org.tw/formosan/affiche/affiche_detail.jspx。
臺灣原住民藝術影音資料庫:http://www.tbmc.com.tw/tbmc2/cdb/intro/Twaa.htm。
臺灣原住民故事動畫藝術元件資料庫:http://indigen.cca.gov.tw/main/main.htm。
台灣音樂中心:http://rimh.ncfta.gov.tw/cht/index.php。
台灣社會人文電子影音數位博物館:http://proj1.sinica.edu.tw/~video。
舞動風華.原舞者: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9/ib50603/www/index.html。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http://lanyu.nctu.edu.tw/。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