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博碩論文]公民新聞與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實踐─以PeoPo公民新聞平台為例

學校系所: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98/碩士
研究生:郭雅婷
指導教授:林福岳



摘要:
近年來原住民族傳播研究範疇逐漸擴張,由外顯的閱聽人、再現、框架等議題,提升至原住民族傳播權利、法規、政策等體制層面。然而,礙於台灣現行的原住民族傳播法規、政策的缺失,以及整體傳播環境的不友善,若要改善原住民族所面臨之傳播困境,實踐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不僅需要從根本的體制面著手進行改革,更要尋求正式體制外的管道,採取更多元的傳播形式,彌補現行傳播政策、法規及傳播環境上的缺憾。

本研究以公民新聞為實踐原住民傳播權利之途徑,首先歸納、整理國際法及國內法中之原住民族傳播權利內涵,及其發展進程與政治哲學之理論基礎,探討國際社會對於原住民族傳播權利發展之態度,同時檢視原住民族傳播權利於國內法律、政策以及媒體中的實踐情形,作為公民希文實踐原住民族傳播權利時,首應避免及改進之前鑑。其次,透過公民新聞理念、內涵與國內外之實踐經驗的討論,從理論面上探討如國傑由公民新聞的各種特點,實踐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各項內涵。最後,以2009年莫拉克颱風初步救災期間,PeoPo公民新聞平台中與原住民族相關之公民新聞為實際案例,分析PeoPo公民新聞對於各項原住民族傳播權利內涵之實踐程度,並針對不足之處提出建議,以期建構出公民新聞實踐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最佳場域。
參考書目:

【外文書目】
Bowman Shayne & Willis Chrls, 2003.We Media: 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The Media Center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
Charity, Arthur, 1995. Doing Public Journalism. NY: The Guilford Press. Dan Gillmor, 2004.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USA: O'Reilly Media, Inc.
Browne, Donald R., 1996. Electronic Media and Indigenous Peoples: A Voice of Our Own?. Iowa: Iowa University Press.
Hamelink, C. J., 2004. Human rights for communicators.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Jakubowicz, Karol, 2004. Persons Belonging to National Minorities and the Me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inority and Group Right, 10:291-314.
Kymlicka, Will,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A Liberal Theory of Minority Righ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ll, J. S, 1991. On Liberty and Other Essays. Edited by John Gra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e MacBride Commission.1980. Many Voices, One World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Today and TomorrowTowards a New More Just and More Efficient World.

Thornberry, Patrick, 2002. Indigenous peoples and human right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中文書目】
Dan Gillmor (陳建勳譯)2005。《草根媒體:部落格傳奇》。台北市:歐萊禮。

Gray, John (蔡英文譯)2002。《自由主義的兩種面貌》。台北市:巨流。

Kymlicka, Will (劉莘譯)2003。《當代政治哲學導論》。台北市:聯經。

Kymlicka, Will (鄧紅風譯)2004。《少數族群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公民權》。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McQuail, Denis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韋伯文化。

Rawls, John (姚大志譯)2002。《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Rawls, John (李少軍、杜麗燕、張虹譯)2003。《正義論》。台北市:桂冠。

Robert W. McChesney(羅世宏等譯)2005。〈瞭解美國新聞實務():企業控制與專業主義〉,收錄於《問題媒體:二十一世紀美國傳播政治》,頁:59-102。台北市:巨流。

王鐵崖,1992。《國際法》。台北市:五南。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
王環珍,2006。《言論自由的限度:從自由主義觀之》。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瑞盈,2006。〈原住民傳播政策之規劃與執行〉,發表於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暨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主辦「紮根與展望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研討會」。花蓮縣壽豐鄉:國立東華大學。10 13 日。
王晴玲,2008。《公民新聞的在地實踐-公視PeoPo 新聞平台公眾參與及多元報導研究》。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音力,2002。《鄂蘭》。台北市:生智。
孔文吉,1999。〈原住民傳播媒體的觀察與省思〉,《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第1 期,頁16-19
孔文吉,2000。《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台北市:前衛。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市:揚智。
江宜樺,2001a。《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市:聯經。
江宜樺,2001b。〈約翰密爾論自由、功效與民主政治〉,蔡英文、張福建()《多元主義》,頁53-79。台北市:中研院社科所。
呂炳寬、楊智傑,2005。〈全球化脈絡下的人權保障〉,發表於東海大學政治系主辦「整合全球化與在地化:21 世紀政治學研究的新趨勢學術研討會」。台中市:東海大學。12 24 日。
李明峻,2006。〈針對特定對象的人權條約〉,《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4 期,頁:32-35
李憲榮,1997。〈加拿大族群政治和政策〉,施正鋒編《族群政治與政策》,頁:223-239。台北市:前衛。
李彬,2005。《全球新聞傳播史:公元1500 -2000 年》。北京:清華。
邵志擇,2006。《新聞學概論》。杭州:浙江大學。
邱千瑜,2008。《新媒體閱聽人、公民新聞與公共媒體─新媒體使用者如何看待PeoPo 公民新聞平台》。嘉義縣民雄鄉: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國華,2007。〈公民記者對傳統媒體之挑戰〉,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主辦,「2007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市:淡江大學驚聲大樓7 56
林子儀,1991。〈論接近使用媒體權〉,《新聞學研究》第45 期,頁1-23
林福岳,2005。〈從廣播談原住民論述的建構〉,發表於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傳播學研究所主辦「在全球化與科技發展的浪潮下,傳播與地方發展策略研討會」。宜蘭礁溪:佛光人文社會學院。12 月。
林福岳,2006。〈誰來為原民台著根〉,發表於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暨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主辦「紮根與展望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研討會」。花蓮縣壽豐鄉:國立東華大學。10 13 日。
林福岳,2007。〈誰的族群?如何傳播?〉,發表於中華傳學會主辦「2007 年中華傳播年會」專題講座「客家文化與族群關係」。台北市:淡江大學驚聲國際會議廳。7 1 日。
林福岳,2008a。〈原住民傳播主體性與媒介表現〉,發表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大眾傳播媒體中的原住民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10 31 日。
林福岳,2008b。〈原住民族電視台的哀愁與離別〉,發表於媒體觀察基金會主辦「2008 媒體公民會議新政府、新媒體?傳播政策在哪裡?」。台北市:市長沙龍官邸。5 2425 日。
林福岳、陳楚治,2008。〈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探源及詮釋〉,《台灣原住民研究季刊》第1 卷第1 期,頁59-82
林福岳,2009。〈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傳播研究的可能脈絡〉,發表於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主辦「第一屆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研討會」。花蓮縣壽豐鄉:國立東華大學原民民族學院國際會議廳。5 月15、16 日。
林火旺,1994。〈對當前我國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些看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5 卷第2 期,頁11-17
林火旺,2005。〈審議民主與公民養成〉,《台大哲學評論》第29 期,頁99-144
林照真,2006。〈追求好記者的圖像從『公共新聞學』與『調查新聞學』兩種實踐談起〉。鍾起惠主編《公民的新聞與社群的想像》,頁61-84。台北市:世新大學。
林惠娟,2005。《原住民的報紙新聞再現─以花蓮縣長補選期間「殺豬涉賄選」爭議為例》。宜蘭縣礁溪鄉:佛光大學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思平,2005。〈種族與媒體再現〉,成露茜、羅小南(主編)《批判的媒體識讀》,頁195-206。台北市:正中。
林東泰,2002。《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周勇,2002。《少數人權利的法理民族、宗教和語言上的少數人群體及其成員權利的國際司法保護》。北京,新華。
周慶祥、方怡文,2004。《新聞採訪寫作》。台北市:風雲論壇。
金惠雯,1999。〈原住民與媒體運作之我見〉,《原住民文化育教育通訊》第1期,頁13-15
胡興榮,2004。《新聞哲學》。北京:新華。
胡元輝,2007。《媒體與改造:重建台灣的關鍵工程》。台北市:商周。
施正鋒,2002。〈客家族群與國家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發表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第二綜合大樓。6 2122 日。
施正鋒,2005。《台灣原住民族政治與政策》。台中市:新新台灣文教基金會。
施正鋒,2008。《原住民族人權》。花蓮縣壽豐鄉: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洪婉臻,2009。《公民新聞學專業意理:挑戰與建構》。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利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第57 期,頁91-126
柴松林,2000。〈人權、人權基礎與人權譜系的擴增〉,《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1 期,頁103-118
高德義、張茂桂等,1998。《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高德義,2009。《解構與重構原住民族人權與自治》。花蓮縣壽豐鄉: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高德義,2000。〈國內外民族發展趨勢(草案)〉,收錄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編印《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業務單位政策參考資料》,頁1-17。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夏春祥,2006。〈公共新聞之民主意涵「新」的媒體改革理念在台灣〉。鍾起惠主編《公民的新聞與社群的想像》,頁85-108。台北市:世新大學。
徐揮彥,200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障及促進文化表現多樣性公約」對文化權及傳播權之影響:以2007 年歐體視聽媒體服務指令為中心〉,《新聞學研究》第98 期,頁93-137
浦忠勇,1999。〈從鄒族祭典場域看媒體的操弄〉,《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第1 期,頁9-13
孫曼蘋,2009。〈公民新聞2.0:台灣公民新聞與「新農業文化再造」形塑之初探〉,《傳播與社會學刊》第9 期,頁153-180
張錦華, 1997a。〈多元文化主義與我國廣播政策─以台灣原住民和客家族群為例〉,《廣播與電視》,第3 卷第1 期,頁1-23
張錦華,1997b。《公共領域、多元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市:正中。
張錦華,1999。〈多文化主義與原住民傳播權益─以澳洲的原住民媒體政策為例〉,《台大新聞論壇》第5 期,頁37-60
張錦華,2008。〈從原住民族傳播權的觀點檢視大眾媒體如何再現原住民〉,發表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大眾傳播媒體中的原住民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10 31 日。
張國聖,2003。〈現代人權的發展源流與意涵〉,《通識研究季刊》第4 期,頁1-18
張福建,1911。〈羅爾斯的差異原則及其容許不平等的可能程度〉,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頁:281-304。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張培倫,2005。《秦力克論自由主義與多元文化論》。宜蘭縣礁溪鄉: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張培倫,2008。〈歷史不正義、族群導向積極賦權行動政策與原住民族一個初步研究〉。施正鋒、謝若蘭()Affirmative Action 與大學教師聘任》,頁39-75。花蓮縣壽豐鄉: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張明貴,2005。《意識型態與當代政治》。台北市:五南。
張恒凱,1996。〈「滅族恐懼」」的再建構:蘭與反核運動在新聞媒體上的呈現〉,發表於國立台灣大學新聞學研究所主辦「原住民傳播權益與新聞報導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1 9 日。
陳雪雲,2004。〈媒介與我:閱聽人研究回顧與展望〉。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冊)》,頁305-345。台北市:巨流。
陳秀容,1997。〈近代人權觀念的轉變:一個社會生態觀點的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9 卷第2 期,頁101-132
陳楚治,2008。《台灣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理論與實踐─以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為例》。花蓮縣壽豐鄉: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周,1998。《「原住民與媒體:紐、澳、美三國報紙媒體對原住民新聞事件及議題與編輯政策的研究」考察報告》。台北市:新聞評議會。
陳彥龍、劉幼琍,2006。〈邁向「公集團」:數位時代我國特定族群專屬電視頻道之法制研議〉,《中華傳播學刊》第10 期,頁109-153
陳明君,2009。〈客台的過去、現在、未來〉。發表於媒體改造學社等主辦「2009媒體公民會議」。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4 25 日。
陳順孝,2007。《打造公民媒體:輔大《生命力》新聞團隊的行動研究》。台北縣新莊市:輔大。
陳順孝,2009。〈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的發展與挑戰〉,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台灣傳媒在解構》,頁239-276。台北市:巨流。
陳澤美,2006。〈社區報紙:「公共新聞學的起點?以大文山地區社區報紙為例」〉,鍾起恵主編《公民的新聞與社群的想像》,頁109-135。台北市,世新大學。
許國賢,2009。〈社會主義的當代意涵〉,《東吳政治學報》第27 卷第1 期,頁123-154
梁崇民,〈歐盟對於少數人權之保障─少數民族、少數語言個案分析〉,《歐美研究》第34 卷第1 期,頁:51-93
郭曉真,2007。《部落閱聽人觀視原住民電視台之研究─以花蓮縣崇光部落太魯閣族人為例》。花蓮縣壽豐鄉: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雅婷,2009。〈試論原住民族電視台推廣公民新聞之理論基礎〉,發表於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主辦「第五屆傳播管理發展與趨勢學術研討會海峽兩岸傳媒管理新匯流」壁報論文。台北市:世新大學。6 1213 日。
馮建三,2002。〈人權、傳播權與新聞自由〉,《國家政策季刊》第1 卷2 期,頁117-412
馮建三,2003。〈資訊社會的傳播權─CRIS 運動的緣起與主張〉,《傳播研究簡訊》第32 期,頁15-17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台北市:正中。
黃孫權,1996。〈九年代的另類媒介(alternative media)〉,《中華民國新聞年鑑》,頁269-270
黃凱昕,2005。《我國原住民廣播政策之規劃:以澳大利亞經驗為例》。花蓮縣壽豐鄉: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浩榮,2005。《公共新聞學:審議民主的觀點》。台北市:巨流。
黃浩榮,2003。〈風險社會下的大眾媒體:公共新聞學作為重構策略〉,《國家發展研究》第3 卷第1 期,頁:99-147
黃慧萍,2005。〈審議式民主的公共新聞想像:建構審議公共議題的新聞報導模式〉,《新聞學研究》,第83 期:頁39-81
黃惠英,2006。〈從公共新聞學的概念檢視傳播權實踐的契機與困境〉,鍾起恵主編《公民的新聞與社群的想像》,頁39-59。台北市:世新大學。
黃偉華,2009。《Peopo 公民新聞平台使用初探:以校園採訪中新為例》。宜蘭縣礁溪鄉: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黃驛淵,2008。《當「Ta’ay」遇上「記者」─從多元文化觀點探討「paSta’ay」觀光化及其報導》。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雷潤琴,2005。《傳播法解決資訊不對稱及相關問題的法律》。北京:北京大學。
虞戡平,2006。〈原住民族電視台與公廣集團未來互動的規劃〉,發表於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暨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主辦「紮根與展望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研討會」。花蓮縣壽豐鄉:國立東華大學。10 13 日。
楊証凱,2006。《公民新聞的「翻譯」:以「青年公民新聞平台」為例》。台北縣新莊市: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中祥,2002。〈從Habermas 的溝通觀點再思考媒體傳播過程中的權利意義〉,《中華傳播學刊》第2 期,頁185-220
管中祥,2005。〈閱聽人的傳播權〉,成露茜、羅曉南(主編)《批判得媒體識讀》,頁:231-242
管中祥,2008。〈Peopo〉,發表於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等主辦「2008媒體公民會議新政府、新媒體?傳播政策在哪裡?」,頁68-71。台北市: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表演廳。52425日。
管中祥,2009。〈光影游擊最前線:台灣另類媒體:2007-2008〉,《新聞學研究》第99 期,頁201-220
蔡志偉,2008。〈聯合國中的原住民族國際人權〉,《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2 期,頁:81-108
鄭國威,1997。《閱聽人2.0─部落客來了》。嘉義縣民雄鄉: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劉博忠、蔡欣怡,2009。〈從世界人權宣言出發:傳播權文獻蒐集與分析(1948-2008)〉,《新聞學研究》第98 期,頁245-274
劉靜宜,2009。〈數位時代的「記者特權」:以美國法制之發展為論述中心〉,《新聞學研究》第98 期,頁139-192
賴祥蔚,2005a。〈資訊社會的傳播權〉,《資訊社會研究》第9 期,頁185-203
賴祥蔚,2005b。〈從言論自由邁向傳播權〉,《台灣政治學刊》第9 卷第1 期,頁199-231
賴祥蔚,2006。〈新聞自由的臨摹與反思〉,《新聞學研究》第87 期,頁97-129
錢永祥,1995。〈社會整合與羅爾斯自由主義的政治性格〉,錢永祥、戴華(主編)《哲學與公共規範》,頁115-133。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盧景海,2006。〈原住民電視台的現況與未來發展開創台灣多元族群融合共生〉,發表於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暨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主辦「紮根與展望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研討會」。花蓮縣壽豐鄉:國立東華大學。1013 日。
關尚仁,2002。〈多元文化環境下的客家廣電傳播政策〉,發表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第二綜合大樓。6 2122 日。
蕭新煌,2005。〈多元文化社會的族群傳播:剖析一個新典範〉,《中華傳播學刊》第7 期,頁:3-8
謝偉姝,1996。〈公視原住民新聞記者觀點之探究〉,發表於國立台灣大學新聞學研究所主辦「原住民傳播權益與新聞報導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11 月8、9 日。
【網路資料】
王興中,2002。〈把新聞還給公民美國「公共新聞」運動的啟示〉,《第十一屆傑出新獎得獎人研習考察報告》。
網址:http://www.gio.gov.tw/info/2002html/11new/wang.htm
何國華,2007。〈手機記者/從Google PeoPo 公民新聞上路〉,《自由時報》430 日。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pr/30/today-o3.htm
周傳久,2007。〈從美國經驗探討公共新聞學在台灣電視新聞媒體實踐可能性〉。
發表於公視、社大全促會及內湖社大主辦「社區大學與公民新聞學的對話」研討會。網址:
http://www.pts.org.tw/~web02/civic/1-2.pdf

胡毋意,2006。〈公民眾議院TBS Civic Forum in Focus─一個公民新聞的實驗作品〉。發表於公視、社大全促會及內湖社大主辦「社區大學與公民新聞學的對話」研討會。網址:http://www.pts.org.tw/~web02/civic/2-1.pdf
胡元輝,2006。〈社區大學與公民新聞的對話〉。發表於公視、社大全促會及內湖社大主辦「社區大學與公民新聞學的對話」研討會。
網址:http://web.pts.org.tw/~web02/civic/
洋洋實業團隊,2006。〈NAB2006 廣播展觀見報告()〉,《洋洋得意報》第6 期。
網址:http://www.oceanictrading.com.tw/epaper.php?e_id=13
徐天博,2007。〈公民新聞學探析〉,《人民網傳媒頻道》。
網址:http://media.people.com.cn/BIG5/40628/6440269.html
陳順孝,2004。〈《生命力》重新創刊探索公共新聞學〉,《生命力新聞網》。網址:http://tinyurl.com/yjzw8kr
陳順孝,2007。〈公民新聞的源流、類型與在地實踐〉,《阿孝札記》。網址:http://www.ashaw.org/2007/02/post.html
陳順孝,2008。〈「公民記者」應是土著人類學家〉,《阿孝札記》。網址:http://www.ashaw.org/2008/05/post.html
魏玓,2004。〈重視原住民傳播權從現在開始〉,《媒體改造學社》。網址:http://www.twmedia.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24
PeoPo 公民新聞平台。網址:http://www.peopo.org/

中央氣象局。網址:http://www.cwb.gov.tw/V6/index.htm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
原住民族電視台。網址:http://www.titv.org.tw/

【其他資料】
2008 從部落出發─97 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製播企劃案》。公共電視、原住民族電視台提案。
98 年原住民族電視台營運規劃書》。公共電視、原住民族電視台提案。
99 年原住民族電視台營運計畫書》。公共電視、原住民族電視台提案。
98 年原住民族數位落差調查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PeoPo Webcast2010。〈公民記者來義鄉久拉卡拉久介紹〉,《peopo 公民新聞平台》,3 3 日。網址:http://tinyurl.com/244tp6z

Sadapeopo2009。〈莫拉克風強雨大台南縣戒備〉,《peopo 公民新聞平台》,87 日。網址:http://tinyurl.com/395cojg

大玉兒,2009。〈牛稠溪的怒吼〉,《peopo 公民新聞平台》,《peopo 公民新聞平台》,8 7 日。網址:http://tinyurl.com/2u3flkt
來義鄉久拉卡拉久部落文化推展協會,2009。〈88 劫後報平安〉,《peopo 公民新聞平台》,8 18 日。網址:http://tinyurl.com/29h7meh
來義鄉久拉卡拉久部落文化推展協會,2009。〈告訴受困災民:我們也是來自災區〉,《peopo 公民新聞平台》,8 18 日。網址:http://tinyurl.com/24g498d
來義鄉久拉卡拉久部落文化推展協會,2009。〈88 劫後南和古道見陽光〉,《peopo公民新聞平台》,8 21 日。網址:http://tinyurl.com/2coe82q
來義鄉久拉卡拉久部落文化推展協會,2009。〈吳曉玲說88 劫後業務量暴增〉,《peopo 公民新聞平台》,8 19 日。網址:http://tinyurl.com/2g3d3ns
來義鄉久拉卡拉久部落文化推展協會,2009。〈南和村自救之餘再訪慰問義林村〉,《peopo 公民新聞平台》,8 22 日。網址:http://tinyurl.com/2834gym
來義鄉久拉卡拉久部落文化推展協會,2009。〈南和村自救之餘再訪慰問來義村〉,《PeoPo 公民新聞平台》,8 22 日。網址:http://tinyurl.com/26z9f33
來義鄉久拉卡拉久部落文化推展協會,2009。〈南和村自救之餘慰問大後災民〉,《PeoPo 公民新聞平台》,8 22 日。http://tinyurl.com/27e2zsh
來義鄉久拉卡拉久部落文化推展協會,2009。〈南和村自救之餘慰問救災英雄哀家〉,《PeoPo 公民新聞平台》,8 22 日。http://tinyurl.com/22lz9r9
來義鄉久拉卡拉久部落文化推展協會,2009。〈88 劫後探勘舊古樓部落古道〉,《peopo 公民新聞平台》,8 29 日。網址:http://tinyurl.com/23wehso
宜臻(小禾)2009。〈PeoPo 公民記者親入災區〉,《peopo 公民新聞平台》,8 12 日。網址:http://tinyurl.com/nkgnnk
曜任,2009。〈中颱莫拉克路徑緩慢宜蘭蘇澳掀巨浪〉,《peopo 公民新聞平台》,8 7 日。網址:http://tinyurl.com/34tt4wj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