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97/碩士
研究生:李賢華
指導教授:黃葳威
摘要:
多元文化是目前社會的主流價值,事實上,每個文化都有其優勢,在不同時代都可以有貢獻。但族群文化常在傳播過程中出現矛盾與爭議,本研究試圖從文化傳播的觀點,找出製作族群電視台節目時,應掌握的原則和精神,並以原住民電視台為例,探討不同文化間如何有效的溝通。
本論文主要是以漢文化和原民文化為主,並透過社會學、人類學和文化傳播等文獻探討進行理論上的對話;同時,也探討原民文化重要的核心價值與內涵,期盼在文化傳播時能達到最佳效果。本研究採社會科學中的質性研究法,以深度訪談與焦點團體進行資料蒐集、分析與討論。
研究發現,在文化傳播歷程中族群電視台會遭遇下列幾種困難:閱聽人期待不同、文化節目製作團隊素質要高、族語和文字保留不易、文化衝突降低傳播效果、族群捍衛文化產生防衛心;但透過幽默、靠近、善用刻板印象、建立顧問團隊和政府刻意的協助,能突破困難,讓不同文化有良性溝通;除此之外,本研究也發現,族群文化反而可以為主流文化的瓶頸找一條出路,例如原住民文化中對大自然的尊重、部落意識、樂舞教導、和自然幽默的性格,與目前的全球思維等議題有密切關聯。
最後本研究提出三點建議:建議政府籌備第二台原住民電視台、主動培訓原住民傳播人才、學術界的文化學者應積極投入族群文化節目之製作團隊。筆者相信,如此必能提升文化傳播的效益,也能使多元文化的普世價值得到彰顯。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專書
孔文吉(1993)。讓我的同胞知道。台北:晨星。
孔文吉(2000)。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臺北:前衛。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02)。原住民族覺醒與復振。臺北:前衛。
吳翠珍(2004)。媒體素養與媒體教育的流變與思辯。臺灣傳播學的想像,811-841。臺北市:巨流。
李美華、李明寰、李承宇等譯(2004)。Babbie, Earl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湯姆生出版。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臺北:正中。
陳玉箴譯(2005)。Jensen, Klaus Bruhn等著。媒介與傳播研究法指南:質性與量化方法論。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傅仰止、田芳華譯(1999)。Floyd J. Fowler, Jr.著。改進調查問題:設計與評估。臺北市:弘智文化。
曾國峰(2005)。反思媒介研究中的多元概念。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臺北:台灣大學。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正中書局。
黃葳威(2004)。閱聽人與媒體文化。臺北:揚智文化。
黃葳威(2008)。數位傳播與資訊文化。威什曼文化。
劉紀蕙(2001)。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貓頭鷹。
劉幼琍(1998)。特定族群對廣電媒體的需求及收視聽行為。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臺北:台灣大學。
鄧紅風譯(2004)。Kymlicka, Will著。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公民權。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
期刊論文
浦忠勇(2000)。從鄒族祭典場域看媒體的操弄。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8,9-12。
陳秀容(1997)。近代人權觀念的轉變:一個社會生態觀點的分析。人文及社會集刊,9,101-132。
陳明珠(2008)。新聞事件中性/別他者的再現與書寫:以2003年理律劉偉杰盜領案與治平專案鄭惠芳被捕案為例。臺大新聞論壇,7,3-39。
陳清河(2004)。科技、政治與弱勢傳播-以台灣原住民族之廣電媒體近用為例。台灣民主季刊,1(4),109-138。
黃葳威(1997)。原住民傳播權益與電視新聞節目:一個回饋的觀點。新聞學研究,55,76-102。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管中祥(2002)。從Habermas的溝通觀再思考媒體傳播過程的權力意義。中華傳播學刊,2,185-220。
賴祥蔚(2005)。資訊社會的傳播權。資訊社會研究,9,185-203。
研討會論文
王瑞盈(2006)。原住民族傳播政策之規劃與執行。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主辦「紮根與瞻望─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研討會」。花蓮: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暨語言傳播學系。
林福岳(2006)。誰來為原民台著根。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主辦「紮根與瞻望─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研討會」。花蓮: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暨語言傳播學系。
孫大川、蔡智賢(1996)。從言說到書寫─台灣原住民的文字創作、文獻整理及其傳播經驗以《山海文化》為例。台大新聞所主辦「原住民傳播權益與新聞報導研討會」。臺北:台大新聞研究所。
許倍僑(2006)。台灣原住民傳播政策建議─以有線電視與無線電視台為主。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主辦「紮根與瞻望─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研討會」。花蓮: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暨語言傳播學系。
陳楚治(2006)。試規劃台灣原住民電視台節目類型─以加拿大與紐西蘭原住民電視台為參考。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主辦「紮根與瞻望─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研討會」。花蓮: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暨語言傳播學系。
劉幼琍(1996)。原住民對廣電媒體使用與滿足之調查分析。台大新聞所主辦「原住民傳播權益與新聞報導研討會」。臺北:台大新聞研究所。
魏玓(2005)。想像原住民媒體:從加拿大經驗看臺灣原住民電視台的意義。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主辦「原住民傳播主體性與媒介表現─東台灣傳播研討會暨東台灣傳播論壇」。花蓮: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
碩博士論文
郭曉真(2007)。部落閱聽人觀視原住民電視台之研究─以花蓮縣重光部落太魯閣族人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右果(2004)。台灣原住民族群的『他者影像再現』─以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雜誌』為例。私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楚治(2007)。台灣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理論與實踐─以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政霖(2005)『原住民新聞雜誌』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原住民閱聽人觀點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委託研究與社論
中國時報(2004)。把攝影機還給原住民。2004年1月13日,取自http://0rz.tw/fa4oV
中途之家基金會會刊。
公共電視/原住民電視台(2007)。【97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製作】企劃案。原住民電視台。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97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製播勞務採購需求說明。原住民族電視台。
邱誌勇等譯(2006)。Jeff, Lewis著。文化研究的基礎。台北:韋伯。
建設和諧文化需要處理好幾個關系 (2) 上海市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2006年12月18,取自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5179358.html
原住民族電視台(2007)。96年原住民族電視台營運企劃書。2008年6月5日,取自 http://0rz.tw/234lh
原住民族電視台(2008)。2008年原視節目製作之規劃。原住民族電視台。
孫秀蕙(2001)。原住民節目的經營與定位-主體性之建立與雙重論述的可能性。新視野-公共電視發展與未來。台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鄧伯宸譯(2004)。R., Isaacs Harold著。族群。台北:立緒。
英文書目
Browne, D. (1996). Electronic Media and Indigenous Peoples: A Voice of Our Own Ames. Iowa: Iowa University Press.
Gudykunst, W. (1988). Uncertainty and anxiety.
Gudykunst, W. (1991). Brigding differences: Effective intergroup communication. California: Sage.
Gudykunst, W. (2000).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ies, 167-184.
Gudykunst, W. (2001).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su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9-158.
In Y. Kim & W. Gudykunst. (Eds.). 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lifornia: Sage.
Kymlicka, W.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Oxford: Clarendon Press.
Mcquail, D. (1992). Media Performanc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London: Saga Publications.
Philipsen, G.. (2001).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35-48.
Wilson, C., & Gutierrez, F. (1985). Minorities and Media: Diversity and the End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Wiseman, R. (2000).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191-207.
(2006). Blaming Others First: Warmongering and the "Pseudo-environment". Warped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專書
孔文吉(1993)。讓我的同胞知道。台北:晨星。
孔文吉(2000)。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臺北:前衛。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02)。原住民族覺醒與復振。臺北:前衛。
吳翠珍(2004)。媒體素養與媒體教育的流變與思辯。臺灣傳播學的想像,811-841。臺北市:巨流。
李美華、李明寰、李承宇等譯(2004)。Babbie, Earl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湯姆生出版。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臺北:正中。
陳玉箴譯(2005)。Jensen, Klaus Bruhn等著。媒介與傳播研究法指南:質性與量化方法論。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傅仰止、田芳華譯(1999)。Floyd J. Fowler, Jr.著。改進調查問題:設計與評估。臺北市:弘智文化。
曾國峰(2005)。反思媒介研究中的多元概念。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臺北:台灣大學。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正中書局。
黃葳威(2004)。閱聽人與媒體文化。臺北:揚智文化。
黃葳威(2008)。數位傳播與資訊文化。威什曼文化。
劉紀蕙(2001)。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貓頭鷹。
劉幼琍(1998)。特定族群對廣電媒體的需求及收視聽行為。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臺北:台灣大學。
鄧紅風譯(2004)。Kymlicka, Will著。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公民權。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
期刊論文
浦忠勇(2000)。從鄒族祭典場域看媒體的操弄。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8,9-12。
陳秀容(1997)。近代人權觀念的轉變:一個社會生態觀點的分析。人文及社會集刊,9,101-132。
陳明珠(2008)。新聞事件中性/別他者的再現與書寫:以2003年理律劉偉杰盜領案與治平專案鄭惠芳被捕案為例。臺大新聞論壇,7,3-39。
陳清河(2004)。科技、政治與弱勢傳播-以台灣原住民族之廣電媒體近用為例。台灣民主季刊,1(4),109-138。
黃葳威(1997)。原住民傳播權益與電視新聞節目:一個回饋的觀點。新聞學研究,55,76-102。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管中祥(2002)。從Habermas的溝通觀再思考媒體傳播過程的權力意義。中華傳播學刊,2,185-220。
賴祥蔚(2005)。資訊社會的傳播權。資訊社會研究,9,185-203。
研討會論文
王瑞盈(2006)。原住民族傳播政策之規劃與執行。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主辦「紮根與瞻望─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研討會」。花蓮: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暨語言傳播學系。
林福岳(2006)。誰來為原民台著根。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主辦「紮根與瞻望─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研討會」。花蓮: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暨語言傳播學系。
孫大川、蔡智賢(1996)。從言說到書寫─台灣原住民的文字創作、文獻整理及其傳播經驗以《山海文化》為例。台大新聞所主辦「原住民傳播權益與新聞報導研討會」。臺北:台大新聞研究所。
許倍僑(2006)。台灣原住民傳播政策建議─以有線電視與無線電視台為主。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主辦「紮根與瞻望─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研討會」。花蓮: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暨語言傳播學系。
陳楚治(2006)。試規劃台灣原住民電視台節目類型─以加拿大與紐西蘭原住民電視台為參考。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主辦「紮根與瞻望─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研討會」。花蓮: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暨語言傳播學系。
劉幼琍(1996)。原住民對廣電媒體使用與滿足之調查分析。台大新聞所主辦「原住民傳播權益與新聞報導研討會」。臺北:台大新聞研究所。
魏玓(2005)。想像原住民媒體:從加拿大經驗看臺灣原住民電視台的意義。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主辦「原住民傳播主體性與媒介表現─東台灣傳播研討會暨東台灣傳播論壇」。花蓮: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
碩博士論文
郭曉真(2007)。部落閱聽人觀視原住民電視台之研究─以花蓮縣重光部落太魯閣族人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右果(2004)。台灣原住民族群的『他者影像再現』─以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雜誌』為例。私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楚治(2007)。台灣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理論與實踐─以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政霖(2005)『原住民新聞雜誌』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原住民閱聽人觀點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委託研究與社論
中國時報(2004)。把攝影機還給原住民。2004年1月13日,取自http://0rz.tw/fa4oV
中途之家基金會會刊。
公共電視/原住民電視台(2007)。【97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製作】企劃案。原住民電視台。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97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製播勞務採購需求說明。原住民族電視台。
邱誌勇等譯(2006)。Jeff, Lewis著。文化研究的基礎。台北:韋伯。
建設和諧文化需要處理好幾個關系 (2) 上海市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2006年12月18,取自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5179358.html
原住民族電視台(2007)。96年原住民族電視台營運企劃書。2008年6月5日,取自 http://0rz.tw/234lh
原住民族電視台(2008)。2008年原視節目製作之規劃。原住民族電視台。
孫秀蕙(2001)。原住民節目的經營與定位-主體性之建立與雙重論述的可能性。新視野-公共電視發展與未來。台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鄧伯宸譯(2004)。R., Isaacs Harold著。族群。台北:立緒。
英文書目
Browne, D. (1996). Electronic Media and Indigenous Peoples: A Voice of Our Own Ames. Iowa: Iowa University Press.
Gudykunst, W. (1988). Uncertainty and anxiety.
Gudykunst, W. (1991). Brigding differences: Effective intergroup communication. California: Sage.
Gudykunst, W. (2000).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ies, 167-184.
Gudykunst, W. (2001).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su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9-158.
In Y. Kim & W. Gudykunst. (Eds.). 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lifornia: Sage.
Kymlicka, W.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Oxford: Clarendon Press.
Mcquail, D. (1992). Media Performanc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London: Saga Publications.
Philipsen, G.. (2001).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35-48.
Wilson, C., & Gutierrez, F. (1985). Minorities and Media: Diversity and the End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Wiseman, R. (2000).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191-207.
(2006). Blaming Others First: Warmongering and the "Pseudo-environment". Warped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0 意見:
張貼留言